美國工會與企業關係惡化中,將帶來消費經濟失衡或投資新契機?

美國工會與企業關係惡化中,將帶來消費經濟失衡或投資新契機?

發布日期:

金融 Finance


要點:
美國工會與企業關係的惡化可能導致消費經濟的失衡,可能會影響工人的收入和消費能力,進而影響整體經濟的穩定性。但這種情況也可能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機遇,特別是在技術創新和自動化領域的投資,以應對勞工市場的變化和挑戰。

投資不僅僅是為了創造財富,更是一種洞察宏觀經濟的態度,見證社會演變與科技發展。我們一起,從大變局中看清發展趨勢,希望從不確定中找到確定。

狂呼金融研究所聚焦於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金融與經濟對當今世界日益凸顯的影響。以全面、理性的投資視角,洞察分析每一個趨勢與機會,為廣大投資者創造更高質量、更獨特的金融投資觀點。

狂呼,比一部分人更快、更准地看清市場,讓大眾洞察金融經濟的核心。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美國勞工市場目前處於混亂狀態,工會抗議活動紛紛不斷出現。例如,2022年的亞馬遜第一個美國工會在史泰登島倉庫取得歷史性勝利、2023年代表美國汽車廠約15萬名工人的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nited Auto Workers簡稱UAW工會,因無法與美國最大的三家汽車製造商,福特、通用和克萊斯勒的母公司斯泰蘭特達成新的合同,舉行部分罷工等案例的出現,展示了工會為改善勞動條件所做的努力。

然而在這麼多活動中,並不是所有工會每次都能贏。雖然工會努力捍衛勞工權益,但也面臨著來自多方面挑戰,最終以失敗告終。

最高法院反向支持星巴克
近日,美國最高法院對星巴克的裁決,可能會使聯邦機構在勞工組織活動中更難執行法律規定。6月13日,法院宣布九名法官中的八名支持由克拉倫斯·托馬斯法官撰寫的關於星巴克公司訴麥金尼案的判決。法官在整體上贊成這一裁決,但在其個別的意見中對某些關鍵問題提出了異議。

案件起源於2022年2月,田納西州孟菲斯的一家星巴克店內,試圖組織工會的七名咖啡師被解雇。隨後,工會向國家勞工關係委員會/NLRB提出指控。儘管指控尚未解決,但NLRB負責該地區的主管已向聯邦地方法院申請禁令,要求星巴克立即恢復孟菲斯7名工人的工作。同時,NLRB仍在進行調查,以尋求可能的和解協議。

根據NLRB當時的說法,這項禁令在這個案件中是合適的,因為星巴克解雇了幾乎所有孟菲斯店工會組織委員會的成員,這一行動背後帶來的“寒蟬效應”,會對工會運動造成了傷害,並且即使之後有任何裁決,也無法彌補這種損害。

到了同年8月,法官支持了NLRB的立場,裁定命令星巴克恢復孟菲斯7名咖啡師的工作。這些咖啡師很快便回到了他們的工作崗位。

星巴克公司將此案件上訴至最高法院,主張在NLRB的訴訟尚未審理完畢之前,法院不應命令公司恢復員工的工作。然而NLRB辯稱,即使在選舉後終止合同,也會進一步抑制店內的工會活動。

截至目前,孟菲斯咖啡店中的五名咖啡師仍在職。法官們已經決定聯邦法院在考慮NLRB尋求的禁令時應該使用的法律標準。在此之前,不同的法院使用了不同的標準。

儘管國家勞工關係委員會每年都會對雇主提出數百起不公平勞動行為投訴,但它通常不會訴諸法院強制重新僱用員工。例如,它在2023年僅尋求了17次此類禁令。

這裡有七個與星巴克有關的案件。雖然禁令數量相對較少,但大量不公平勞動行為的投訴, 以及最終發現的49項違規行為中的48項,可能支持在這些案件中少使用禁令的決策。

這項裁決可能會或可能不會使工會組織者在此類情況下更難先發制人地奪回工作崗位。雖然所有法官現在都必須應用由四部分組成的測試,但最高法院多數派的裁決並未明確指示如何應用該測試。

亞馬遜因違反勞動法被罰590萬美元
除了談不妥的結局,但也存工會贏得最終勝利的案例。今天,亞馬遜因違反旨在限制使用繁瑣的倉庫生產力配額的州法律而被罰款近 600 萬美元。

加州勞工專員辦公室表示,對位於洛杉磯東部莫雷諾谷和雷德蘭茲的兩家亞馬遜工廠進行了調查,發現有59,017起違反該州“倉庫配額法”的行為。

“倉庫配額法”於2022年生效,要求雇主向員工和政府機構揭露生產力配額,以及工人因不符合這些配額而可能面臨的任何紀律。此外,該法還禁止雇主要求倉庫員工達到不安全的配額,阻止他們享受國家規定的用餐和休息時間或使用衛生間。

勞工專員辦公室週二表示,亞馬遜未能提供配額的書面通知。官員表示,該公司辯稱它不需要配額,因為它使用同行評估系統。

近年來,亞馬遜因其對待倉庫和送貨員工的方式而面臨審查。監管機構和批評者特別關注工作節奏,認為速度要求使工人面臨更大的受傷風險。

2022年,華盛頓安全監管機構對亞馬遜處以罰款,理由是亞馬遜故意違反工作場所安全法,要求員工的工作節奏過快,導致他們面臨肌肉骨骼疾病或重複性任務經常引起的扭傷和拉傷等問題的更高風險。

美國勞工部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也多次指出亞馬遜有安全違規行為。亞馬遜表示將對所有指控提出上訴。此外,紐約州、華盛頓州和明尼蘇達州等州都通過了類似的法規,麻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艾德·馬基上個月提出了一項聯邦法案。

美國第二大私人雇主亞馬遜先前曾表示,它不使用固定配額。相反,該公司表示,它依賴於考慮多個指標的“績效預期”,例如某個地點的某些團隊的表現。關於員工休息時間不足的指控也存在爭議。

亞馬遜也為其安全記錄進行了辯護。該公司三月表示,受傷率有所改善,並宣布計劃今年在安全措施上投資超過7.5億美元。

此外,最近亞馬遜的工會組織/ALU成員投票決定,與美國最大規模的勞工組織之一結盟。這一最新的合作伙伴關系,可能將更加有助於在員工們在集體合同談判中向這家電子商務兼云計算巨頭施加漲薪等員工福利方面的壓力。

據了解,亞馬遜工會組織在一份聯合聲明中透露,大約98%的成員投票支持與美國最大規模的勞工組織之一“國際卡車司機兄弟會”,即美國卡車司機工會建立聯系。他們承諾通過這一合作關系,致力於確保亞馬遜員工的工作持續性和更加體面的工作環境。

ALU在2022年曾取得里程碑式的勝利,成功組織了位於斯塔頓島亞馬遜工廠的數千名工人。然而,在隨后的兩次選舉中,工會遭遇了失敗,并陷入了內部領導人克里斯·斯莫爾斯及其他高級別領導之間的沖突。盡管如此,ALU的努力吸引亞馬遜高管參與談判的計划也基本宣告失敗。

斯莫爾斯之前曾表明,他和其他15名ALU聯盟的高級別領導人在華盛頓與美國卡車司機工會主席肖恩·奧布萊恩及其同事達成了一項重要協議。根據他們的聯合聲明,奧布萊恩領導的組織代表了高達約130萬美國工人,這一合作協議標志着雙方在保護工人權益和提升工作條件方面的重要一步。

工會活動頻或引發的新問題
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告終,我們也必須承認:在曆史上,工會為員工爭取到了很多待遇和福利。不少現在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東西,比如周末休息、最低工資製、8小時工作日、比較好的勞動保護以及加班的時間拿平常1.5倍工資等,很多都是靠工會爭取來。

但隨著全球工會的頻繁發生,背後涉及了多重挑戰性的經濟問題
不僅僅局限於勞工薪酬的議題 - 隨着全球工會反抗活動的頻繁發生,工會的反抗可能由於企業試圖抑制真實人類的消費力而愈演愈烈。隨着自動化和機器人技朮的廣泛應用,企業傾向於減少人力成本,這可能導致大量工人失去工作,進而影響他們的收入來源。因此,工人階級的消費能力受到抑制,對整體經濟增長搆成威脅。

企業與工人之間的關系惡化 - 工會通常代表工人群體談判工資和福利,企業可能因此感到壓力,試圖限制工會權力以維護其利潤和競爭力。這種緊張關系可能導致勞資沖突的加劇,進而影響生產效率和企業的整體穩定性。

更深層次的經濟結搆問題 - 全球范圍內的工會反抗活動,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可能面臨政治壓力、法律限制以及企業主導的社會氛圍,使得工人難以有效維護其權益。這些工會活動不僅僅是關於工資和福利的談判,更是關於社會公正和勞工權益的廣泛爭議。

美國工會頻繁反抗的背後是多重經濟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工會通過抗議、集體談判和政治遊說等方式來追求更公平和有尊嚴的工作環境,同時也在努力應對全球化和技術變革帶來的挑戰。而面對工會活動背後的多重極具挑戰性的問題,隨著人工智能AI的發展,企業或許會採取不一樣的“應對方式”。

人工智能成抵抗工會抗爭新手段?
在過去的一年中,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朮取得了顯著進展,預示着各行各業都將迎來顛覆性的機遇和挑戰。隨着工會活動的升溫,人工智能技朮對人類工作崗位的取代可能會加劇,很大程度上推動AI化和自動化技朮的迅速發展。

2024年1月,包括Meta、亞馬遜、微軟、谷歌、TikTok、SAP和Salesforce等近100家科技巨頭宣布裁員約32000名員工。盡管這些大型科技公司擁有丰厚的利潤和現金儲備,裁員舉措并非生存所需,但一個共同的趨勢是,這些公司需要圍繞人工智能技朮重新調整戰略,以在激烈的技朮競爭中取得市場領先地位。

這輪裁員可能只是長期趨勢的開始。谷歌首席執行官上周警告員工,隨着公司繼續投資於人工智能,預計今年還將有更多裁員的可能性。此外,裁員不僅僅局限於科技企業,其他行業也在尋求重新布局,重點投資於人工智能,以推動其人工智能驅動的業務,并探索并搆建新的增長引擎。

隨著工會活動的頻繁發生,面對“不聽話”的真實人類員工,或許人工智能正在取代我們的工作
近日,美國的亞馬遜公司在其倉儲物流運作中引入了名為“Digit”的人形機器人,與傳統的機械臂不同,這種機器人模仿人類的步伐,旨在與人類一同工作。機器人能夠不知疲倦地工作,且不會發生職業安全事故,這讓亞馬遜的員工感到擔憂,他們認為公司試圖用機器人取代人力。

Digit這款機器人專門設計用於完成倉庫中的各項工作。宣傳影片中稱:“Digit是為工作而生的。”它具備拿取和放置物品的能力,特別擅長使用雙腿行走,其設計模仿人類的步態,旨在能夠適應一般人類工作環境。

Digit在2023年10月開始成為倉儲員工,設計師號稱這樣的機器人是要把人類從煩悶的日常瑣碎工作中給解放出來,讓人類能活得更加人性。軟體公司創辦人對此表示,“機器人可以進入人類習慣的場域幫忙解決問題,但不需要重新設計,而且不會辭職。”

雖然一個人型機器人要價25萬美元,但亞馬遜的倉庫人員佔全美倉庫工作人員36%,常常傳出因職災受傷的狀況而辭職,甚至被司法部盯上。相比之下,一個永遠不會罷工、不會辭職且可以實現不眠不休工作的機器人似乎更划算。

隨着人工智能AI技朮的迅猛發展,不僅亞馬遜,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引入機器人,以加速訂單處理速度,并將機器人視為員工的助手和合作伙伴。

面對人工智能對真實人類的威脅,不僅是企業單方面的挑戰,也給整體經濟環境帶來挑戰
在現代經濟中,企業通過引入自動化和機器人技朮來加快生產速度和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然而,這種自動化和機器人技朮的推廣也可能導致真實人類的裁員,尤其是在那些重復性工作和機械化程度較高的領域。工會及其支持者通常會抗議這種裁員實踐,因為它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并且真實人類無法通過工作賺取工資,從而限制其消費能力。長期來看,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之一,這種情況可能會對國家的整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個人與國家經濟環境之間出現“失衡”的狀態。

但與此同時,從投資角度來看,人工智能技朮的廣泛應用也為投資者帶來了新的機會
盡管工會活動可能會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和挑戰,但這也激勵企業和投資者加強對技朮創新和自動化的投資,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技朮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可以通過積極的戰略調整,如優化生產流程、提高效率和改善工作環境,來應對工會活動可能帶來的勞動力問題和成本壓力。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技朮的應用和發展不僅帶來了在技朮和市場競爭中的領先優勢,還開辟了新的商業機會和利潤增長點。

隨着全球經濟的不斷變化和科技創新的加速,企業和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的動態,并靈活調整戰略以適應新的挑戰和機遇。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環境中,那些能夠迅速適應和釆納新技朮的企業和投資者,將更有可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實現長期的成功和持續的增長。

在如此動蕩的金融市場中,你會選擇怎樣投資?
一起深入了解資深投資者的交易策略。在投入股市之前,多認識金融市場,才可提高投資回報率。關注狂"思錢想後"欄目,緊密跟蹤股走勢,尋找更多投資機會

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投資不僅僅是為了創造財富,更是一種洞察宏觀經濟的態度,見證社會演變與科技發展。我們一起,從大變局中看清發展趨勢,希望從不確定中找到確定。

狂呼金融研究所聚焦於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金融與經濟對當今世界日益凸顯的影響。以全面、理性的投資視角,洞察分析每一個趨勢與機會,為廣大投資者創造更高質量、更獨特的金融投資觀點。

狂呼,比一部分人更快、更准地看清市場,讓大眾洞察金融經濟的核心。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信息目的,並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

返回網誌
1 / 8
  •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1 / 4
1 / 4
  •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