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2024年下半年,市場在宏觀轉折與多重政策信號交織下格外敏感,投資者聚焦結搆性變化與系統性風險,迎來一個打破傳統平靜、充滿變數的關鍵夏季窗口。
在宏觀經濟逐步轉折、政策預期頻繁調整的背景下,市場進入2024年下半年之際顯得格外敏感。投資者不再滿足於單一指標的強弱對錯,而是更關注背后結搆性的變化與潛藏的系統性機會與風險。近期,來自財政、貨幣、貿易與企業層面的多重信號交織疊加,使得原本應是節奏緩慢的夏季,反倒成為觀察市場方向與投資策略調整的關鍵窗口期。
夏季往往被視為市場相對平靜的時期,但今年可能打破這一常態。在經曆了一段由穩健基本面推動的上漲行情后,投資者即將迎來充滿變數的季節。從貿易局勢和關稅政策的潛在變動,到美聯儲政策走向及財政議題的持續發酵,未來几個月將對當前市場動能搆成考驗,并可能重塑全年走勢。
就業數據超預期,經濟放緩但未失速
上周公布的就業報告備受關注,因為在關稅壓力持續加劇的背景下,就業趨勢依然是衡量美國消費實力的關鍵指標。令人寬慰的是,5月數據顯示盡管勞動力市場逐步降溫,但經濟尚未陷入劇烈放緩,市場對經濟急轉直下的擔憂有所緩解。
具體而言,5月美國新增就業崗位13.9萬個,略高於市場預期,失業率維持在4.2%,這一水平仍位列1948年以來曆史低點的前10%。就業增長主要來自醫療保健(+6.2萬)以及休閑和酒店業(+4.8萬)。但也有部分領域表現疲弱,制造業減少8000個崗位,反映出關稅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聯邦政府崗位則減少2.2萬個,為自2020年以來最大單月降幅。從整體看,就業增速仍高於維持失業率穩定所需的水平,低招聘與低裁員的趨勢延續,薪資增長也繼續跑贏通脹。
盡管如此,這份報告也并非毫無隱憂。前兩個月的就業增長數據被顯著下調,這一調整趨勢已持續三個月,勞動力參與率的下降也值得關注,或與移民政策收緊有關。
總體來看,這份就業報告展現了美國經濟的韌性,即便在放緩跡象浮現之際仍保持一定動能。考慮到目前關稅影響仍未對經濟造成實質性打擊,這組數據也為美聯儲在短期內維持利率不變提供了支持依據。

市場反彈近兩成,基本面與政策預期共同驅動
上周,衡量全球股市表現的MSCI全球指數創下曆史新高,出乎市場在高關稅宣布后的普遍預期。事實上,自4月8日觸及低點以來,市場迅速反彈,標普500指數在短短兩個月內累計上漲近20%,盡管目前仍較曆史高點低約3%,并落后於部分國際大型股的表現。
此次反彈并非無根之水,其背后有堅實的基本面支撐。貿易緊張局勢已有所緩解,政策焦點轉向減稅,經濟數據整體保持韌性,而企業盈利也持續展現出良好增長勢頭。不過,估值已完成一次大幅回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發市場的自滿心理,也為后續經濟增速放緩增添了不小的隱憂。
盡管如此,專家們認為市場已開始將目光投向更遠的未來,逐步計入2026年可能出台的更強勁財政與貨幣刺激政策的影響,為下一階段走勢奠定基礎。

第一季財報季結束,盈利預期刷新高
盡管宏觀經濟逆風持續、市場波動加劇,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依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整體利潤同比增長12.5%,創下過去四年內第三次實現雙位數增長。盡管市場已將2025年企業盈利增長預期從14%下調至8.5%,但2026年的展望仍具韌性,顯示中期增長潛力仍在。
近期,未來12個月的企業盈利預期更是刷新新高,搆成了股市上漲的重要基本面支撐。雖然估值擴張確實在近期行情中扮演了推動角色,但獲利增長同樣為市場反彈提供了實質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企業可能因關稅上調前的搶購效應而提前釋放了需求,從而提振第一季度業績。但整體表現的主力仍來自信息科技、通訊服務和非必需消費品三大成長板塊,這三大板塊目前占標普500指數權重超過一半。其中,科技板塊盈利增長達20%、通訊服務高達33%、非必需消費品增長8%,不僅貢獻了主要增長動能,也提振了市場對曾一度失寵的成長股的信心。

貿易關稅緊張升級,美聯儲觀望財政壓力加劇
貿易動態 - 7月9日,美國針對中國產品的90天“互惠”關稅暫停期即將到期,而中國方面的90天關稅緩徵期也將於8月12日結束,這些關鍵節點可能加劇市場波動。在此背景下,雙邊談判復雜交錯,美國還對制藥和半導體產業展開新的貿易調查。近期法院對特朗普徵收“互惠關稅”權力的裁定,影響了約三分之二擬議中的關稅上調計划,為本已緊張的貿易局勢再添變數。綜合來看,這些人為設定的期限有可能在必要時延后,以爭取更多談判空間。
聯准會動向 - 僅兩個月前,市場几乎確信聯准會將在6月18日會議上啟動降息,但目前這一預期已几近歸零。盡管經濟疲弱跡象顯現,聯准會官員普遍釆取觀望態度。關稅的滯后性影響可能在夏季開始顯現,但6月及7月30日的會議上料將不會有重大政策變動。專家們認為,隨着失業率上升、通脹可能只是階段性反彈,聯准會仍有可能在9月起開始降息,今年或將降息兩次。
財政辯論與時限壓力 - 眾議院日前以微弱優勢通過了包含債務上限提升內容的“重建美好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法案現正送交參議院審議。在財政赤字擴大等問題上,法案爭議激烈。財政部長貝森特警告國會,財政部的現金可能在7月中旬耗盡,惇促盡快提高或暫停債務上限。這一時間壓力也對共和黨搆成政治壓力,迫使其在未來數周內對龐大的稅收與支出提案做出回應,以避免政府違約風險。
經濟韌性顯現,投資者迎接波動中的機會
盡管頭條新聞持續制造噪音,這將是投資者整個夏季無法回避的現實,但多頭市場仍由堅實的基本面所支撐。據亞特蘭大聯儲的GDP預測模型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有望達到3.8%,主要受進口回落、就業市場穩健以及核心通脹指標降至四年低點的推動。雖然這些積極數據部分已被市場消化,但為下半年可能趨緩的增長提供了良好起點。
展望未來,更寬松的財政政策以及聯准會潛在的降息,可能在2026年為經濟注入新動能。與此同時,政治與經濟現實或有助於抑制美國在貿易政策上釆取過於激進的立場。在當前環境下,專家們維持對股票的適度超配立場,同時認為債券仍具有在波動環境中平滑組合風險的價值。盡管沒有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債市難以出現大幅上漲,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面臨美國主權評級下調、赤字憂慮及日本長期利率上升等不利因素,10年期美債收益率依然跌破4.5%,顯示市場對利率前景保持謹慎樂觀。
從投資風格來看,維持成長與價值之間的均衡布局仍屬關鍵。盡管市場領導層已出現拓寬跡象,最新財報季再度驗證了大型科技公司強勁的盈利能力,強化了對成長型資產的配置理由。
面對一個可能打破傳統季節性規律的夏季市場,投資者更需跳脫短期波動的干擾,回歸對趨勢、結搆與節奏的深度判斷。宏觀風險依舊存在,政策轉折點亦未明朗,但這正是搆建韌性投資組合的關鍵時期。在外部不確定性上升、內部基本面依然穩固的雙重張力下,市場將逐步篩選出真正具備盈利質量、戰略清晰度與抗壓能力的優質資產。此時的布局,關乎的不只是對短期風險的應對,更是對中長期潛能的預見與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