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市場在夏季持續升溫、波動趨緩之際邁入關鍵節點,投資者需在政策轉折與經濟數據交織下尋找平衡策略,應對可能驟起的短期波動。
隨著夏季氣溫逐步升高,股市同樣延續熱度。本季度至今,標普500指數穩步上揚,波動幅度維持在相對窄幅區間,近一個多月漲幅從未超過1%,卻已連續創下11次新高。在不確定性逐漸消退、政策走向更加明朗的背景下,投資人情緒普遍穩定。
然而,接下來這一週可能打破夏季的平靜局面。大型科技股財報、重要交易截止期、聯準會決策會議,以及最新就業報告將密集登場。專家們認為市場的自滿情緒正在升溫,短期內波動風險增加,但整體基本面仍具韌性,支撐對下半年維持謹慎樂觀的展望。
在充滿變數的市場環境中,投資人既要面對政策轉向的不確定性,也需掌握機遇以尋求穩健回報。從國際貿易協商到央行利率決策,從企業盈餘表現到投資者情緒的微妙變化,環環相扣的動態正共同塑造全球金融市場的新格局。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做出前瞻性的判斷,唯有將宏觀政策與產業趨勢並重,方能在風險與機會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點,擬定更具韌性與靈活性的投資策略。
關稅貿易發展:從風險到緩解
今年,關稅與貿易政策成為市場最大的變數之一,曾導致4月股市重挫近20%。然而,隨著美國政府設定的8月1日最後期限臨近,多項貿易協定陸續公布,使得市場的不確定性逐步緩解。以美日協議為例,美方承諾5500億美元的投資,並將關稅稅率由25%降至15%,為其他國家提供潛在的協商模板。
目前,歐盟已與英國、越南、印尼、日本以及中國部分地區達成初步協議,其他主要貿易夥伴如加拿大、韓國與印度仍在磋商中。儘管整體關稅水準仍高於去年,但最壞的衝擊已被避免,政策透明度的提升也有助於企業恢復信心、重新啟動資本支出。

美國經濟:目前處於“金發姑娘”狀態
“金發姑娘狀態” /Goldilocks State在經濟學中,指的是一種理想的經濟狀態,即經濟增長適度,通貨膨脹溫和,利率水平也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既不過熱也不過冷。
對美國而言,儘管上半年經濟增速放緩明顯,但近期數據有助於緩解市場對滯脹的擔憂。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顯示勞動市場依舊穩健。6月零售額增幅超出預期,表明消費支出仍具韌性。雖然通膨壓力尚存,但整體已被有效控制,主因在於商品與生產資料價格雖有上升趨勢,但受到占比更高的服務價格下滑所抵消(商品佔消費籃權重約25%,服務則高達75%)。
不過,關稅上調的潛在影響仍可能干擾未來幾個月的市場樂觀情緒。但另一方面,最新通過的稅改法案為財政政策帶來更大明確性。專家們預計明年將有溫和的財政刺激出台,包括減稅、鼓勵企業投資與監管放寬,有望支持經濟活動回升。綜合判斷,雖然進入秋季後滯脹疑慮可能升溫,但2026年起外部壓力預期緩解,經濟整體仍具備抵禦波動的韌性。

聯準會:降息壓力加大,正處於風暴眼
白宮近日對聯準會施加更大降息壓力,強調其寬鬆步伐已落後於其他央行。例如,歐洲央行已在過去一年內將利率下調兩個百分點,儘管目前暫停降息。相較之下,聯準會僅降息1%。隨著主席鮑威爾任期將於明年結束、總統急於儘早宣布繼任人選,市場對聯準會政策獨立性的擔憂升溫。
儘管如此,聯準會的制度設計具備多重制衡機制,旨在防止政策受政治干預。首先,聯準會主席人選必須經參議院確認,這意味著極端或不具備資格的提名可能遭到否決。其次,貨幣政策的最終決定權屬於由12位投票成員組成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而非主席一人即可主導。
考慮到近期經濟展現出韌性,且通膨風險仍存,專家們預期聯準會本週可能按兵不動。然而,若8月1日後貿易與關稅政策更加明朗,9月降息仍存空間,鮑威爾或於8月21日至23日舉行的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釋出信號。專家們預估2025年下半年將進行1至2次降息,並在2026年期間,隨著政策逐步邁向中性利率區間(3%至3.5%),可能採取進一步寬鬆。若經濟表現延續90年代中期的強勁態勢,這一節奏溫和的降息周期仍有望為市場帶來良好回報。

股市獲利:從現在開始可能成為重中之重
在過去三個月內,股市估值持續攀升,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預期本益比已突破22倍,創下自2021年以來的新高。如今,市場焦點轉向企業財報,期待業績成為推動股價進一步上行的主要動力。本週是本季財報高峰期,將有近四成的標普500成分公司公布業績,包括微軟、Meta、蘋果與亞馬遜等重量級“七巨頭”。
截至目前,本季財報表現優於預期。已公布財報的企業中,有83%超出市場預估,平均超出幅度達7%。因此,市場對整體標普500企業的本季盈餘成長預期也上修至5.5%,高於幾週前預估的4%。其中,銀行股表現亮眼,反映出消費者支出與信貸狀況依舊穩健。
“七巨頭”預計將繼續領銜財報成長,其獲利年增幅預計達14%,遠高於其餘493家成分公司的3%。人工智能AI需求持續旺盛,是主要推力之一。此外,美元走弱也進一步助力獲利成長。考慮到標普500企業約四成收入來自海外市場,匯率波動與出口競爭力提升將成為支撐利潤的有利因素。此外,科技與工業板塊因海外營收佔比較高,料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風險與自滿:注意謹慎之言
正如風險逐漸退去時常見的情況,自滿情緒開始蔓延。近期,迷因股/Meme Stocks熱潮似乎再度升溫,一些散戶重新聚焦於被大量放空的股票,推高其價格,造成劇烈波動,這些波動往往與公司基本面無關,甚至可能出現快速反轉的風險。這類現象或可被視為市場泡沫的早期信號。然而,根據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AAII調查中的整體投資者情緒指標顯示,當前市場情緒仍遠未達到過往牛市頂峰常見的高度樂觀水準。

未來定位:掌握市場重要機遇
專家認為,創紀錄高點通常證實了市場強勢,而非即將出現逆轉。市場內部因素也支持了這個觀點。股票表現優於債券,週期性股票表現優於防禦性股票,高收益債券利差收窄,而基於市場的通膨預期似乎表明長期通膨將保持穩定。
不過,無論是貿易談判、企業獲利或聯準會決議,任何偏離預期路徑的情況都可能引發市場波動。季節性因素也提醒投資人不要過度自信,因為夏末秋初往往會帶來更多市場動盪。雖然很難把握時機,但典型的回調或調整在所難免。專家認為,投資人最好避免追逐投機性投資的誘惑,並在資產類別、風格和產業之間加倍進行適當的多元化投資。因此,專家們建議增持美國大盤股和中盤股。此外,在金融、醫療保健和非必需消費品領域也看到了投資機會。對於那些尋求收益的投資者,專家們認為目前收益率約為5%的7至10年期投資等級債券相對於近期歷史而言具有誘人的價值。
波動性依然是風險,不確定性並未消失,但情況似乎變得更加明朗。專家認為,當前的趨勢是向上,戰術性回調應被視為買入機會,尤其是在明年預計將推出降息和財政支援措施的情況下。
當前市場所處的環境,是政策、企業基本面與投資者情緒交錯運作的結果。從貿易政策的緩解、經濟韌性的展現,到企業獲利的持續動能,這一切都為資本市場提供了新的信號與機遇。而真正考驗投資人的,從來不是是否看好市場,而是能否在不確定與波動中,保持紀律與遠見。當市場逐步從危機中重建信心,真正的競爭力將來自於那些能夠穿越短期雜訊、聚焦長期價值的投資策略。在這個充滿轉折的過渡時期,冷靜評估風險、謹慎擁抱希望,或許才是走得更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