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軟銀集團以65億美元收購Ampere Computing,進一步強化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推動高效能計算與AI技術發展。
隨著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數據處理需求與運算能力的提升已成為推動未來科技革新的核心。從雲端運算到人工智能的推理能力,計算平台的創新將直接影響各行各業的發展走向。
日本軟銀集團/Soft Bank近日宣布,將耗資65億美元收購美國半導體公司Ampere Computing,以加強該公司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發展。這一戰略性舉措將進一步強化軟銀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領域的佈局,並加速推動高效能計算的發展。
Ampere Computing:雲端運算與AI推理的處理器創新
Ampere Computing由半導體業界的資深人士Renée James於2018年創立。Renée James曾在半導體巨頭英特爾/Intel工作長達28年,並於2017年離開英特爾。Ampere Computing主要提供客製化運算核心技術打造CPU的服務,蘋果/Apple、高通/Qualcomm等知名企業都是其重要客戶。
作為一家致力於開創半導體設計新時代的公司,Ampere以創新的CPU設計領先未來運算領域,專注於高效能、節能與永續發展的雲端運算。作為節能高效能運算領域的先驅,Ampere在推動雲端運算、人工智能AI推理及邊緣計算方面,始終處於領先地位。
如今,該公司已在全球設有九個據點,並以推出業界首款雲端原生處理器,擁有多達128核心的Ampere® Altra®系列處理器而聞名。這些處理器為各類運算需求提供高效解決方案,從嵌入式設備、邊緣計算裝置,到企業與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無一不在其涵蓋範圍內。Ampere的旗艦產品AmpereOne®系列處理器,擁有最多192顆Ampere開發的核心,是專為需求最高效能、可預測性與擴展性的運算環境所設計。
自創立以來,Renée James和她的團隊始終堅持專注於效率與性能,致力於每年按時推出業界領先的產品。Ampere的處理器顯著降低了雲端基礎設施和工作負載(尤其是AI)所需的功耗。
此外,Ampere擁有一支技術經驗豐富的團隊和卓越的設計方法,致力於雲端技術創新。該公司的目標是為雲端原生應用程序和AI推理提供世界一流的效能,同時確保市場上最節能的處理器。降低電力消耗不僅能顯著提升客戶的利潤,還能為他們節省數億美元的成本。
目前,透過提供前所未有的可預測效能、效率和永續性,Ampere正與全球領先的雲端供應商及不斷發展的合作夥伴生態系統共同合作,提供能夠應對當前和未來運算需求的雲端實例、伺服器及嵌入式/邊緣產品。
軟銀65億收購:推動高效能計算與AI發展
近日,軟銀集團宣布,將收購專注於設計Arm晶片的新創公司Ampere Computing,交易金額達65億美元,該公司主要提供伺服器晶片技術。根據聲明,這項交易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完成。軟銀表示,兩家公司將各自出售在Ampere的股份,並且Ampere將繼續作為獨立子公司運營,總部保持在加州聖克拉拉。
軟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正義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Ampere在半導體和高效能計算領域的專業知識將助力加速我們的願景,並加深我們對美國人工智能創新的承諾。”軟銀指出,這家新創公司擁有1000名半導體工程師。
Ampere創辦人兼執行長Renee James表示,“我們有著共同的人工智能願景,並非常高興能夠加入軟銀集團,與其領先的科技公司共同合作。”她補充道,“這對我們的團隊來說是一個了不起的成果,我們期待利用這個機會推動AmpereOne路線圖,開發高效能的Arm處理器,並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
軟銀加速AI戰略布局:推動超級人工智能發展
在宣布收購Ampere Computing後,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強調,為了實現發展超級人工智能/ASI的目標,必須擁有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他指出,Ampere Computing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將成為軟銀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助力,進一步加速實現其對未來AI領域的願景。孫正義的聲明反映出軟銀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上的深耕與長期佈局,並顯示出該公司對未來超級人工智能的重視和投入。
目前,美國的凱雷集團與甲骨文分別持有Ampere Computing 59.65%和32.27%的股份,剩餘的8.08%由與英國ARM公司相關的其他企業持有。這些股權結構的背景顯示,軟銀在收購過程中將進一步重組和整合這些股份,並計劃透過其子公司全面接管Ampere的控制權。這樣的收購動作不僅是軟銀在半導體領域的重要進一步擴張,也是其在人工智能領域布局的重要一環。
事實上,軟銀集團的人工智能戰略遠不止於此
近期,軟銀與美國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以及美國政府展開合作,共同計劃建設名為星際之門/Stargate的人工智能資料中心,這一計劃預示著軟銀將進一步增強其在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中的市場影響力。此外,軟銀還計劃透過與OpenAI合資成立的子公司Cristal,專注於向日本地區的企業客戶提供先進的人工智能服務,這不僅擴大了軟銀的AI投資範圍,也進一步深化了軟銀在亞洲市場的布局。
而早在2016年,軟銀便以32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進一步加強了在半導體領域的影響力。ARM所設計的處理器基於Arm指令集,這種架構已經成為許多現代設備的標準,並成為基於x86架構晶片的替代方案。相較於傳統的x86架構,基於ARM的晶片通常消耗更少的能源,這對於支持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高效能應用至關重要。2023年,ARM計劃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這將進一步提升軟銀在全球科技領域的地位,並為其未來的人工智能與半導體業務提供資金支持。
這些舉措展示了軟銀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方面的宏大願景,並凸顯出其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處理器設計以及跨國合作中的領導地位。軟銀的多重佈局,無論是在硬體、資料中心還是軟體服務層面,都在塑造未來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並為全球的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更強大、更高效的技術支持。隨著 AI 領域的不斷發展,軟銀的投資與合作將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並在未來的超級人工智能時代中佔據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