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Palantir 發佈 2025 年二季度業績,整體表現亮眼。
- 二季度商業收入同比增長 92%,政府收入增長 43%。
- 管理層上調指引,但隱含增速放緩信號,市場反應平淡。
Palantir:無愧 AI 應用一哥,指引瑕疵不是問題
PLTR Q2 業績依舊亮眼,雖然指引隱含巔峯臨近、放緩在即的跡象,但總體看經營狀態健康,尤其是 Q1 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基本解決。
考慮到當下政府對 AI 和國防投入的積極態度,以及仍然較大 TAM 的 ToB 空間,因此未來繼續 beat 指引也並非不可能。
具體來看財報核心信息:
1. 美企需求旺盛:ToB 表現最關鍵,也是支撐 Palantir 估值的主要因素。二季度商業收入明顯加速增長,尤其是美國本地企業的需求,同比暴增 92%。
同時,一季度承壓的國際企業需求下滑有所收斂,結合新增訂單情況,預計後續會很快恢復增長。
2. 政府增長無憂:二季度政府收入同比增長 43%,依舊是高景氣。環比看略微減速,不過政府收入並非線性趨勢變化,因此短期波動是常態。在當下政府對 AI 態度以及對國防開支的重視度,未來增長基本無憂。
3. 經營指標健康:再來看具備前瞻意義的運營指標情況,基本都是加速增長的健康狀態。
(1)中長期視角關注 TCV、RPO、客户數量:二季度 TCV(總合同價值)同比增速突然猛拉高到了 140%,除了美國地區一貫翻倍增長外,主要因為國際地區也因為幾筆大金額訂單,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北約、英國國防部以及印尼能源企業等帶來的主要增量。
RPO 表明上述剩餘合同中已經明確鎖單(無法取消)的金額,同樣加速增長。隨着合同履約執行,有望支撐後續收入增長。
客户數的淨增量也不俗,本季度新增大頭來自於美國企業,但政府部門、國際企業的客户增長也是環比加速的。
(2)短期上市場主要關注 Billings、NDR 變化:二季度 Billings 同比增長 54%,超出預期。整體合同負債(含客户定金)環比淨增加近 1 億,來自老客户的收入淨擴張率 128%,環比繼續提高,體現老用户付費升級的變化趨勢。
4. 指引的增長 “瑕疵” 不是問題:最後再來看指引。Palantir 高估值建立在未來的高成長預期上,因此打破估值極限的一個關鍵影響因素,除了當期業績 beat 與否,就是預判增速放緩的信號。
鑑於 Q2 表現,管理層順勢上提指引,但隱含 Q4 增速環比略有放緩,以及盈利改善放緩的信號,這可能是導致市場反應平淡的主要瑕疵。如果未來增速保持 30%,利潤率無改善甚至還有壓力的情況下,那麼當下 60x PS 就更加刺眼了。
但撇開估值的波動,海豚君認為,所謂的瑕疵並不是問題——軟件收入的確認存在短期波動,公司的成長性還是得看訂單情況,尤其是 “已鎖定” 部分。
而 Palantir 的訂單狀況非常良好,轉化新客户的同時,老客户還在升級付費,説明 Palantir 的產品競爭力依然領先,核心邏輯並未有削弱。
5. 業績指標一覽
海豚君觀點
景氣週期內,Palantir 的基本面很難有什麼大問題,包括這次指引隱含的所謂放緩信號,在管理層一貫謹慎不激進的指引風格下,其實並不是什麼值得憂慮的問題。
無非就是估值高處不勝寒。一季度因為國際收入不及預期,績後股價崩潰下跌 12%。雖然海豚君認為 Palantir 存在較高的估值溢價,但對 Palantir 當下基本面的景氣度是毫不懷疑的,這也是我們當時認為,儘管相對高估,但估值不會因為國際收入 miss 而被擊潰。
判斷的核心邏輯,就是通過看運營指標,來認定 Palantir 在可觸達市場中的產品競爭優勢並未發生變化。因此回過來看 Q2 的情況,關於合同額新增/剩餘、新客户滲透,以及老客户粘性所對應的指標來看,均是環比進一步改善的健康狀態。由此説明,Palantir 所處的仍然是景氣度無需擔憂的前沿位置。
但落到估值上,當前短期高估的狀態,也並非與基本面完全脱離。除了稀缺性(競爭力),海豚君認為,關鍵還在於對 Palantir 可觸達市場 TAM 大小的定義。保守派將 Palantir 的 TAM 圈定在數據和開發者工具,一個大約 1000 億的市場(Gartner)。
那麼目前 Palantir 年入 40-50 億的水平,已經佔到了 5% 的市場規模,這對其中更加細分的,一個高客單價、偏定製的數據分析需求而言,市佔率已然不低。但樂觀派對 Palantir 的 TAM 定義在更廣泛的 1 萬美金的軟件市場。
因此核心就是看 Palantir 的能力圈拓展,尤其是藉助 AI 的機遇。至少短期而言,在競爭優勢絕對領先下,海豚君傾向於 Palantir 有拓展業務範圍的能力,但並非一蹴而就,需要給足耐心。
對於 Palantir 的目標客户,也就是依賴流程管理或數據分析的傳統企業而言(如醫療、金融等),Palantir 的 AI+ 解決方案,能夠提供一個相對完善的功能和配套專業服務,簡化部署難度,加速客户的內部業務效率提升。
以下為詳細分析
- 依舊是景氣週期
二季度實現總營收突破 10 億美元,同比增長 48%,超市場預期(~9.4 億),增速繼續環比上季度拉昇。
Palantir 主要是向客户提供定製化的軟件服務,因此收入在短期內可預期性較強,公司的指引區間也比較窄,隱含收入的確定性較高。但連續多個季度超出指引上限,還是體現出了客户對 AIP 和 Foundry 的旺盛需求。
1. 分業務情況
(1)政府客户收入:國內國外均加速
二季度政府客户收入同比增長 49%,增長主力依然是美國政府,國際政府增速略微放緩,但依然是高增長。
美國政府本季度主要新簽了兩個合同,一個是美國太空部隊 2.18 億美元訂單,支持多域作戰協同(Maven 智能系統合同);另一個是是與陸軍簽署的十年價值 100 億美元的合同(整合原有 75 份零散合同),深化長期合作。
國際政府的增長驅動應該還是前幾個季度陸續簽署合作的德、英、法、瑞典等歐洲國家,本身處於國防開支擴張階段。與此同時,本季度同樣新簽了北約、英國政府(加單)的合同。
政府部分採購 Palantir 的產品,提高數據分析決策、國防作戰能力是主要目的,近年來隨着 AI 技術完善,也開始出現提高工作效率的需求。但由於政府的項目往往含有多個功能需求,不僅是軟件能力,還包括硬件基礎,但這種集成性的需求往往會找一個長期合作的大型解決方案商,然後再由方案商去內部解決或尋找分包。
但政府對軟件合規要求極高,中小軟件商需要承擔較高的審查合規成本。Palantir 還專門提出了 FedStart 計劃:
即利用自身的合規許可優勢,結合 Apollo 雲,讓第三方應用可以像部署到 AWS 一樣,進入到符合政府合規需求的開發部署環境提供服務。與其他技術供應商,為美國政府(國防、情報、民安等部門)聯合提供一套整體的解決方案,在自身絕對優勢的技術領域(跨結構數據分析決策、流程管理等),規模化滿足更多政府需求。
這種生態合作方式,Palantir 相當於擺脱了單一功能產品的波動影響,而是成為一個收託管與合規服務費的平台。一方面變相延展了自己的生態能力圈(間接穩固了自身競爭力),另一方面則可以獲得一個相對平滑穩增長的創收。目前已經有三十餘家軟件商加入 FedStart 計劃。
(2)商業市場:國際市場恢復增長在即
二季度商業收入同比增速 47%,再次加速。其中:
美國本土企業收入非常亮眼,增速提高至 93%,醫療、金融、地產等行業的一些龍頭都與 Palantir 簽署了合作,內部業務提效顯著。本季度與 The Nuclear Company 簽署價值 1 億美金 5 年期合約,將共同開發和部署 NOS,這是首個專為核電建設打造的人工智能驅動的實時軟件系統。
上季度表現不佳的國際企業(表現歐洲市場需求疲軟),這個季度雖然還在下滑,但結合訂單情況來看,預計很快恢復增長,具體可看看電話會的信息披露。
二、合同情況:加速擴張
對於軟件公司而言,未來的成長性是估值的核心。但每季度確認的收入,這個指標相對滯後,因此我們建議重點關注新合同的獲取情況,主要表現為合同情況(RPO、TCV)、當期賬單流水(Billings)以及客户數量的增加。
(1)剩餘不可撤銷的未履約合同(RPO):中長期合同新增額邊際擴張
二季度 Palantir 剩餘合同額 24.2 億美元,環比增加了 5.2 億,優於上季度。其中,長期合同淨增較多。
(2)當期賬單流水(Billings)& 遞延收入:增長回暖
二季度賬單流水 11 億美元,同比 54% 的增長,整體合同負債(含客户定金)環比淨增加,老客户的付費規模擴張率 128%,環比繼續提高,體現老客户粘性加強,升級付費的趨勢。
(3)合同總價值(TCV):季節間有波動,繼續健康增長
二季度記錄新增的合同總價值為 22.7 億,同比突然爆拉 140%,主要是北約、英國政府等國際訂單新增帶來。
(4)客户增量:增長全靠美國企業
而從最直觀的客户數,也偏中長期指標,二季度環比淨增 80 家,其中 70 家來自於商業客户,53 家來自美企。
三、盈利改善速度減慢
二季度 Palantir 實現 GAAP 下經營利潤 2.7 億,三項經營費用繼續維持在 20% 左右的同比增長,但低於收入增速,因此利潤率提升。SBC 增幅不高,但同期市值爬升不少,因此可能在同步進行員工優化。最後經調整經營利潤率 48%,繼續改善。
從 Q3 以及全年指引來看,Q3 經營利潤率,因為人員補充而導致環比下降。不過指引也同時表明,利潤率在 Q4 會有一些恢復。
但海豚君傾向於認為,利潤率的改善在當下並非第一目標,擴大 TAM 和市佔率才是維持成長性的關鍵,因此短期利潤波動,市場容忍度應該會相對較高。
Palantir 的現金流與合同打款有關,因此會出現季節間的波動。二季度新增合同較多,流入的打款自然增加。管理層全年指引現金流 18-20 億,假設明年現金流仍有 40% 的增速,那麼當下 EV/ FCF=125x 的估值,也是隱含了太多積極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