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近年來,借助人工智能和AI芯片的快速發展,各大廠商紛紛推出新一代掌上游戲設備,激烈競逐下一波市場風口。
各大廠商紛紛推出全新掌上游戲設備,力圖搶占下一波市場風口。上周,任天堂發布了備受矚目的Switch 2,引發熱烈關注而近日,微軟攜手華碩ROG推出了其首款手游掌機,直面索尼和任天堂等強勁對手,力求吸引更多玩家回歸掌機陣營。
這股掌機潮流再次興起的背后,離不開人工智能技朮的快速進步,特別是AI芯片的發展為掌機性能提升注入了強大動力。未來,誰能掌握AI芯片的核心優勢,誰就有望在掌上游戲領域占據領先地位。作為投資者,我們或許可以思考一個問題:AI驅動下的掌機浪潮,是否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人工智能投資風口?
微軟ROG Xbox Ally:合作打造新一代游戲掌機
6月9日,在Xbox Games Showcase發布會上,微軟正式宣布推出首款Xbox品牌掌上游戲機:ROG Xbox Ally系列,由微軟攜手華碩ROG共同開發。該系列包括兩款型號,基礎版Xbox Ally和高性能版Xbox Ally X。

標准版Xbox Ally釆用更節能的Ryzen Z2 A處理器,基於Zen 2架搆的4核心8線程CPU,搭配8核心RDNA 2圖形處理器。該芯片TDP為6W至20W,相較於年初發布的 Ryzen Z2 Go,能耗更低,主打長效續航。
而高階版Xbox Ally X則釆用定制的Ryzen AI Z2 Extreme處理器,配備8核心16線程Zen 5架搆,最高時鐘頻率達5.0GHz,內建16組RDNA 3.5 GPU單元,并集成具備50 TOPS算力的AI加速單元/NPU,符合微軟對“Copilot+ PC”的標准定義。
兩款掌機均搭載高清觸覺反饋技朮。Xbox Ally配有霍爾效應模擬扳機,而Ally X則升級為具“脈沖反饋”的增強型扳機鍵,手感更接近PS5 DualSense手柄。同時,設備內建6軸IMU慣性傳感器與可編程后鍵,并支持陀螺儀操作。
作為一款融合Xbox元素的掌機,相比較其他的Win掌機,Xbox Ally系列掌機將會搭載獨有的Xbox按鍵,實現Game Bar的快速調出。此外Xbox Ally掌機也沿用了Xbox手柄出色的人體工程設計,在游玩的時候更加舒服,甚至備受好評的無障礙設計也將加入到Xbox Ally之中,來為用戶提供平滑的使用體驗。
微軟表示,ROG Xbox Ally系列將於今年假日季正式發售,售價尚未公布,但預計與現有ROG Ally相近,高性能版可能定價約800美元,而標准版則略便宜,吸引Xbox生態用戶與Win掌機玩家的關注。
Sony Portal:推出高性價比掌機
2023年,索尼/Sony推出了之前掌機PlayStation Portal Portal Remote Play,定價200美元。這款設備可搭配PS5進行串流,所以謂之“遠程播放器”,屬於PS5的專用串流設備。它配備了一塊8英寸LCD屏,能夠以60 fps的速度提供1080p分辨率畫面,而且手柄支持自適應扳機和觸覺回饋。

索尼表示,“PlayStation Portal是家庭游戲玩家的完美設備,他們可能需要共享客廳電視或只是想在房子的另一個房間玩PS5游戲,而PlayStation Portal可通過Wi-Fi遠程連接到 PS5,因此玩家就可以輕松將他們正在玩的游戲從PS5上轉到PlayStation Portal上接着玩。”
據介紹,PlayStation Portal可以游玩PS5主機上安裝的“受支持游戲”。它配備了專用的Dualsense控制器,還包括一個用於有線音頻的3.5mm耳機孔,不支持需要耳機的PS VR2游戲以及通過PlayStation Plus Premium云流傳輸的游戲。
任天堂Switch2:成有史以來首發銷量最高的游戲機
任天堂最新一代Switch 2一經上市,便有望改寫游戲機曆史紀錄。據消息人士Nintendo Prime透露,Switch 2在發售首日的全球銷量已突破300萬台,超過了Valve Steam Deck的總銷量,几乎相當於整個PC掌機市場的體量。
Nintendo Switch 2,是一款由任天堂開發的混合式游戲機,於今年6月5日正式在多地上市。該機自2019年起投入研發,重點圍繞與初代Switch游戲的向下兼容性設計。在售價方面,Switch 2於日本市場定價為449美元。

與前代一樣,Switch 2具備便攜、平板及電視連接三種使用模式。新版Joy-Con 2控制器依然可拆卸使用,并在操控響應與人體工學設計方面有所提升。新機配備更大的LCD屏幕與更高的內部存儲,同時在圖形處理、社交功能與用戶界面等方面全面升級。其在掌上與桌面模式下支持1080p分辨率與120Hz刷新率,通過底座連接后可輸出4K/60Hz的畫面表現。
而這一切的背后,正得益於AI移動芯片的突破,推動掌機性能實現質的飛躍,帶領整個行業邁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AI移動芯片突破:推動掌機邁入新階段
在AI移動芯片的強力加持下,掌機市場正走向真正的“百花齊放”時代。曾几何時,隨着手機游戲的普及,傳統掌機一度被視為過時產物,似乎已無生存空間。但Steam Deck的橫空出世不僅重塑了x86架搆掌機的可能性,也激發了整個產業鏈的再度繁榮。其成功點燃了PC掌機熱潮,引來華碩ROG Ally、聯想Legion Go、微星Claw等傳統PC巨頭紛紛下場,與早期玩家GPD、壹號本、AYANEO同台競技,推動賽道迅速擴容升級。

AI移動芯片的突破,這一轉型路徑與AI PC的發展邏輯高度契合。PC掌機雖小,但其結搆復雜、生態獨立,其本質是“游戲為核”的微型PC。在AI技朮遷移的過程中,這些掌機將不僅可運行3A大作,也能承擔輕辦公、內容生成、AI交互等多重任務。更重要的是,芯片性能的提升讓這些能力得以落地。
AMD等芯片巨頭已敏銳察覺到這一趨勢,加速布局。今年6月,AMD發布掌機專用SoC,Ryzen Z2 A與旗艦級Ryzen AI Z2 Extreme。后者不僅擁有頂級的CPU與GPU規格,還首次在掌機中引入高達50 TOPS的NPU(神經處理單元),為本地AI負載提供硬件支撐。這意味着AI不再只是掌機里的“宣傳朮語”,而是驅動交互和性能躍遷的核心引擎。
而近期微軟ROG Ally X正是這一變革的落地體現。其高端機型將搭載Ryzen AI Z2 Extreme,不僅支持本地AI加速的高性能游戲體驗,也兼容Xbox云串流。而面向大眾市場的基本款,則以Z2 A應對入門級需求。這兩款新品的推出,表明掌機產業正從“復興”邁向“重搆”階段,不再只是手機游戲的延伸,而是全新定義下的“AI邊緣終端”。

可以預見,在AI芯片的持續進化與大廠共同參與的推動下,掌機已不僅是情懷的延續,而是一個正站在新時代風口上的智能終端新品類。在技朮、生態與需求三者共振下,這場由AI支撐的掌機浪潮,或將迎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百花齊放”。
隨着技朮的不斷融合與創新,掌機不僅將成為玩家隨身攜帶的娛樂神器,更有望成為連接數字生活各個維度的智能樞紐。游戲不再是單純的消遣,它越來越成為一種身份象徵與生活方式的延伸。而下一代掌機的機會,就藏在這種生活方式轉變的縫隙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投資者,我們或許可以思考一個關鍵問題,當AI算力逐步下沉至邊緣設備,掌機的技朮含量與市場空間正在被重新定義,誰能在芯片、生態與用戶體驗上搶占先機,誰就有望引領下一輪產業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