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中國政府放寬醫療行業政策,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院,推動了外資投資并加速了中國醫療產業的國際化和多元化發展。
去年9月,中國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聯合發布了關於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個城市將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院。而就在前不久,中國首家外商獨資醫院“鵬瑞利醫院”正式在天津落地、運營。
隨着中國醫療行業的進一步開放,外商獨資醫院的出現成為拉動外資投資的重要舉措,不僅吸引了國際知名醫療機搆的參與,也為外資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這一政策的實施也促進了外資在中國的投資意願,加速了資本的流入,助力中國醫療產業的多元化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全球醫療市場中的地位。
鵬瑞利醫院:中國首家外商獨資醫院
2024年12月,天津鵬瑞利醫院(下稱“鵬瑞利醫院”)拿到外商獨資醫院的牌照。2025年2月底,該院正式投入運營。鵬瑞利醫院由鵬瑞利集團投資建設,鵬瑞利集團總部位於新加坡,是一家集房地產和醫療健康於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
鵬瑞利醫院總投資額約10億元,規划床位500張,設置骨科、腫瘤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心血管科等臨床科室以及12間淨化手朮室,并設有國際部,配備500多位醫護人員,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大病康復等醫療服務。此外,醫院還引入新加坡“共享醫療平台”的醫療概念,讓專家借助醫院尖端的診斷成像設備、功能完備的臨床實驗室拓展學科業務,反哺臨床工作。

這家醫院與傳統公立醫院有很多不同之處:醫院的環境像酒店一樣,進入大廳后,左側是几個舒適的小沙發,坐下休息時,工作人員會遞上茶水。大廳寬敞、安靜,人不多,掛號台就在顯眼的位置。再往里走是候診區,排排沙發旁配有熱水、小茶几和體重秤。由於醫院剛開業,候診區人流不多,整體氛圍非常寧靜。
劉丹院長介紹,醫院特別優化了門診區域的設計,將收費、釆血和換藥等環節整合進診間,從而大大減少了患者在醫院內的走動。如果患者需要去特定科室檢查,可以通過手機上的智慧導航引導前往。此外,醫院還計划引進一系列機器人,包括轉運機器人、導航機器人以及醫療廢物處理機器人等,以逐步完善智能化服務。
在掛號台的工作人員表示,她之前在公立醫院工作時非常忙碌,几乎沒有時間顧及服務,而在鵬瑞利醫院,雖然工作節奏沒有那么快,但她需要把服務做到極致。影像科的一位醫生也表示,拍片無需排隊,醫生開單后,患者可直接拍片,拍完后醫生能立即看到結果。影像科出具紙質報告大約需要一小時,患者可以在就診后前往領取。整個流程,從掛號到看診,再到拍片、取片,最快能在兩小時內完成。
而在住院部樓層,根據不同配置,這里有三人間、兩人間以及單人間的VIP病房,病房內“一鍵呼”等設施一應俱全。住院部的護士表示,每個單人間都會配備一名比普通護工更專業的醫療管家,除了照顧患者的日常起居外,還幫助處理各種日常問題,如取片、提醒服藥、管理慢性病等。
目前,鵬瑞利醫院的掛號費設置為:普通號7.5元,副主任號10元,主任號15元。院長劉丹透露,這一價格是醫院在開業初期為回饋社會而設定的優惠價格,并計划根據一些細分專科的特點進行自主定價。
除了來看病的,很多人也是因為好奇而來。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醫保何時可以使用,門診大廳的引導員告訴大家,“大約4月可以使用,但具體時間還需等醫保局公布。”
從支付手段來說,未來醫院會納入醫保報銷的支付渠道,報銷的比例和公立醫院完全一樣,也會納入部分商業保險的報銷支付渠道,也有自費報銷的渠道。患者可以釆用醫保、商保與純自費結合的多種支付方式。
醫院可以為患者提供醫保支付下的服務。如果患者有特需醫療服務,比如,對於某些專家有特殊需求,對於單人間、雙人間病房有細致化或者是額外需求,這種情況也可以選擇不同的支付手段。總體而言,在外商獨資醫院看病的費用的確會高一點。
此外,不少患者也關心外商獨資醫院是否能提供更多進口藥物。鵬瑞利醫院院長劉丹表示,“市場上常見的熱門進口藥,如果患者有需求,我們會進貨,這也是我們的一項特色服務。”
而對於是否選擇外商獨資醫院看病,許多人有不同的看法
一位來自重慶的大學生表示,自己最擔心的還是能否使用醫保報銷,以及醫院的收費是否透明公開,普通百姓是否能負擔得起這些費用。而天津的市民則認為,如果價格相當或者稍微貴一些,但能夠帶來愉快的就診體驗,甚至讓病情恢復得更快,他們也是可以接受的。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市民提到,如果外商獨資醫院未來能夠支持醫保報銷,并且醫療技朮沒有問題,那么這種醫院將成為他們就醫的新選擇。
院長劉丹強調,鵬瑞利醫院的定位是滿足周邊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同時也服務於商業保險患者和有支付能力的群體,不與公立醫院競爭患者。醫院的服務輸出能力取決於患者的需求量。支付方式方面,鵬瑞利醫院將重點服務商業保險客戶和高端自費人群,并計划開通醫保。隨着外商獨資醫院的日益擴大,這不僅改變了中國醫療服務的市場結搆,還推動了醫療行業在技朮創新和服務模式方面的轉型。
與此同時,外資的引入為中國醫療行業帶來了新的動力,尤其是在推動產業升級和技朮創新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加強外資引入:助力產業升級與技朮創新
目前,醫院已着眼於未來,尤其是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的要在2025年加強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的戰略任務。這為中國醫療行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尤其是在醫療領域的開放試點。
隨着政策的逐步放寬,越來越多的外資醫療機搆將進入中國市場。其他試點城市也在加快步伐,例如几天前上海市發布了工作方案,提出將允許在上海設立外商獨資醫院,進一步擴大醫療領域的對外開放。政府的支持與政策的優化將極大地推動醫療行業的創新和國際化進程。
與此同時,專家們也對外商獨資醫院的引入充滿期待。首都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指出,“從數量上看,引入外商獨資醫院無疑能夠增加醫療服務的供給總量,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而從質量上看,外資醫院引入的先進管理模式、國際化醫療技朮及設備,將有助於提升國內整體醫療服務水平。通過引入這些先進的服務經驗,中國醫療行業將在技朮、管理和服務理念等多個方面得到啟發與進步。”
在這樣的背景下,鵬瑞利醫院所代表的外商獨資醫療機搆不僅是單純的市場參與者,更肩負着推動中國醫療改革、提升服務質量和創新醫療模式的責任。隨着外商獨資醫院逐步在中國生根發芽,醫療服務市場將變得更加多元化和高效,也讓患者受益於更加先進和個性化的醫療服務。
中國通過吸引外資促進產業升級、技朮創新和就業機會增長,同時推動資本市場和金融體制改革,以提高國際競爭力并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中國積極吸引外資的戰略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隨着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搆優化,吸引外資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無論是制造業、服務業,還是高科技產業,外資的流入能夠促進技朮、資本和管理經驗的傳遞,推動國內產業的升級與創新。尤其是在中國實施更開放的經濟政策后,吸引外資不僅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也是中國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步驟。
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提升產業技朮水平、優化產業結搆、提高生產力。在這一過程中,外資企業作為技朮、資金、市場經驗的輸入源,能夠加速國內產業的轉型升級。尤其是在技朮密集型和創新驅動型行業,外資能夠帶來先進的技朮和管理理念,幫助中國提高創新能力和整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外資不僅僅是資金的輸入,更是技朮和創新的載體。許多跨國公司帶來了先進的技朮和研發能力,尤其在高新技朮產業、綠色能源、信息技朮等領域。這些技朮能夠幫助中國企業提升生產力、改善產品質量和創新能力。外資在創新方面的優勢,不僅體現在產品和服務的研發上,還包括管理創新和生產工藝的提升。通過與外資企業的合作,中國可以加速技朮進步和產業升級,進而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
此外,外資企業不僅帶來了資金,還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尤其是在高科技、金融、醫療等行業,外資企業的設立往往能吸引大量高素質的人才。外資企業注重人才的培養和管理,能夠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推動中國本土人才的成長和發展。通過外資企業的引入,中國的勞動力市場能夠接觸到更高端的就業機會和更先進的管理模式,從而提升整個勞動力市場的素質和競爭力。
如今,借助外資帶來的技朮、管理經驗和資本支持,中國醫療市場的國際化進程正逐步加速。更重要的是,外商獨資醫院的成功落地為其他行業的外資引入提供了有力的示范,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這一政策的實施不僅提升了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也為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標志着中國在全球化經濟背景下的開放與融合邁上了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