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在內外不確定性加劇之際,加拿大央行維持利率不變,反映其在通脹與經濟放緩之間艱難權衡,也凸顯當前政策已難單靠降息提振信心。
今天,加拿大央行對外宣布維持基准利率在2.75%不變,理由是近期經濟數據表現出出人意料的韌性,以及美中貿易政策走向仍存高度不確定性。
在高利率與全球需求疲弱的雙重夾擊下,加拿大經濟正在一條充滿變數的路徑上謹慎前行。盡管市場對降息的呼聲不斷升高,但央行的每一次決策,必須在通脹壓力與增長放緩之間取得艱難平衡。眼下,不論是企業投資意願、消費者信心,還是房地產交易量,几乎所有經濟活動的脈動都顯示出一種“停滯中的猶豫”。在這種背景下,貨幣政策不僅是調節經濟的工具,更是市場信心的風向標。
加拿大通膨壓力仍存: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央行行長蒂夫·麥克勒姆在記者會上表示,加拿大經濟“雖有疲軟跡象,但并未顯著惡化”,并指出貨幣政策委員會在此次利率決策上達成共識。這是自3月以來,央行連續第二次按兵不動。
與此同時,印度第一季GDP環比年化增長達2.2%,遠超市場預期。這一超預期表現促使一些原本預期加央行將降息25個基點的經濟學家修正了判斷。印度的強勁增長主要受出口推動,企業為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春季啟動的首輪關稅,提前增加了庫存。
不過,麥克勒姆淡化了這類數據所帶來的樂觀情緒,強調第一季的經濟活力“實際上是提前透支了未來的增長動能”,因此預計第二季度的表現將明顯減弱。
而在通脹方面,4月整體物價漲幅已回落至1.7%,主要因消費者碳稅取消所致。但央行更為關注的核心通脹率,剔除價格波動較大的能源和一次性稅收變動因素后,卻突破3%,遠高於其2%的政策目標。
麥克勒姆指出,“這一趨勢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關注。”他補充稱,核心通脹的持續攀升“的確表明潛在價格壓力可能比我們原先估計的更為頑固。”
加拿大房市觀望、企業遲疑:央行降息難救低迷房市
多倫多房地產經紀人對此指出,即使加拿大央行在本週降息25個基點,對當前低迷的住房市場也不太可能產生顯著影響。他認為,利率只是眾多影響因素之一,真正制約房市的,是人們對經濟前景的普遍不安。
他表示,近期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買賣雙方普遍陷入猶豫。他指出,“目前房地產市場停滯不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各種經濟不確定性。如果人們擔心失業,即使利率較低,也不會讓他們有信心做出重大財務決策,例如購房。”
加拿大央行在周三的政策聲明中同樣指出,今年第一季的全國房地產交易活動有所下滑,主要受二手房市場走弱的影響。同時,房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小幅下降,反映出市場缺乏上升動能。這些數據進一步印證了他的觀察。
對於未來走勢,他坦言,除非出現政策面的進一步鬆動,否則短期內市場不太可能出現顯著回暖。他預計今夏房市將繼續保持疲軟狀態,但若央行在未來幾次會議中將利率逐步下調至2%,或許在今秋會看到購房活動的回溫。
然而他也強調,僅靠貨幣政策的寬鬆仍不足以扭轉整體趨勢。他指出,降息需要與更明確的經濟政策訊號及對貿易局勢的穩定預期相配合,才能真正提振市場信心,帶動買家重返市場。“目前的問題不是房價負擔能力,而是信心缺失。”在經濟環境充滿變數的背景下,即便財務條件略有改善,消費者若缺乏對未來的確定性,也難以做出長期的資產配置決策。小型企業關注的不僅是削減開支。
加拿大央行在4月發布的第一季商業前景調查中指出,企業對經濟走向的信心下降,受與美國鄰國的貿易衝突影響,受調查的企業投資和招聘的熱情降低。
新不倫瑞克省蒙克頓加拿大獨立企業聯合會經濟部主任也表示,她認為小企業可能同意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她表示,降息總是有利於小企業。然而,他們目前真正尋求的是央行相信經濟能夠成長的跡象,以及對企業實際投資和不裁員的一定推動力。“我們希望企業消費,我們希望企業投資,我們希望刺激需求。這對小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其他產業領袖也認為,企業目前尋求的不僅是降息。多倫多汽車零件製造商協會會長表示,該協會對此充滿希望。 “但坦白說,調整稅率並不能讓我們擺脫困境。”他說。加拿大製造商和出口商協會總裁兼執行長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加拿大推動與美國關係的確定性至關重要。
加拿大通膨未穩、經濟轉弱:央行謹慎決策引發市場擔憂
有專家補充指出,加拿大央行週三選擇按兵不動,展現了一種謹慎但潛藏風險的政策取向。他認為,央行延後啟動降息週期的決定,雖然表面上是出於對通膨與經濟數據的審慎評估,但實際上也可能對市場信心造成潛在損害。
他進一步分析,當央行選擇觀望,市場可能會解讀為決策者不願主動為經濟提供支持,從而動搖企業與家庭的信心。他指出,“這傳遞出一種訊息。當風險升高時,政策當局不一定會伸出援手。這樣的氛圍可能會導致資金撤出、投資計畫延後,甚至企業開始削減擴張規劃。”
他補充道,在當前貿易不確定性持續、全球需求疲軟的背景下,這種缺乏積極回應的政策態度,或將加劇經濟放緩。他警告說,“企業可能會認為,如果沒有人會出手應對即將到來的貿易衝擊,那他們只能自保,而這會對整體經濟活動造成不利影響。”
雖然加拿大央行行長蒂夫·麥克勒姆/Tiff Macklem承認,未來仍有降息的空間,並未排除7月政策會議啟動降息的可能性,但他也坦言,目前的政策取向是在高度不確定性下的權衡結果。麥克勒姆指出,央行內部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已趨一致,但對未來利率路徑仍存在明顯分歧。
他在演講中強調,“我們面對的是異常不確定的局勢。這促使我們行事更加謹慎,並對潛在風險保持高度警惕。”他坦率指出,目前央行的前瞻性與過去相比顯著下降,因為當前的政策決策需要在通膨回落與經濟放緩之間尋求微妙平衡。
對此,有經濟學家也認為,加拿大央行正處於一個政策兩難的困境。一方面,通膨核心指標意外上升,增加了政策收緊的壓力。另一方面,國內經濟基本面疲弱,包括就業市場惡化、消費需求下降與房市持續低迷,卻又需要貨幣政策放鬆來加以支撐。
專家們指出,目前的經濟局勢對央行形成了夾擊:如果通膨上升的勢頭持續,加拿大央行將很難正當化快速降息;但如果不降息,經濟衰退的風險將顯著上升。因此,他們認為,央行的回應需更加靈活與前瞻,以避免陷入既不能降息,也無法加息的政策僵局。“除非未來幾週內,加美貿易局勢出現實質性突破,否則加拿大經濟在下半年陷入技術性衰退的可能性很高,而這將迫使央行採取更多的寬鬆措施來穩定局勢。”這一觀點也反映出市場普遍對央行未來政策走向的焦慮與不確定感。
在這場關於利率去向與經濟前景的拉鋸戰中,加拿大央行所面對的不僅是數據的變動,更是信心的重建。當市場等待政策明確性的同時,央行則在尋找一條能兼顧通膨控制與經濟支撐的中間道路。未來政策的成敗,或許將取決於央行能否在資訊不足、風險交錯的情況下,展現出更強的溝通能力與政策預測可信度。因為真正穩定經濟的,不只是利率的高低,而是人們對未來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