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手機成癮”,該怪誰?

青少年“手機成癮”,該怪誰?

發布日期:

想法 Ideas


要點:
“手機難題”困擾着當今廣大青少年,他們對於電子產品的誘惑根本抵抗不住,甚至還會釀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危機。種種圍繞着手機展開的家庭教育問題從來不在手機上,而盲目的“禁止玩手機”也不是終極之計。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一方面需要互聯網產品的運營與管理者負起責任,另一方面也需要對青少年負有教育責任的教育者反求諸己。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近几年來,“青少年沉迷手機”這個話題早已成了各大媒體平台的“常客”。各種圍繞着手機而產生的家庭教育問題,在太多家庭里扮演了“麻煩制造者”的角色。社交網絡、電子游戲、青少年亞文化。對青少年而言,手機的存在,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通往互聯網花花世界的終端窗口;但與此同時,當孩子們在這個花花世界里徜徉的時候,家長們卻也難免擔心:孩子是否會沉溺於虛擬世界,忽視了學習與生活本身,又會不會在形形色色的誘惑之下“學壞”。

大人都況且如此控制不住自己,更別說那些幼小的孩子,他們對於這些電子產品的誘惑力根本抵抗不住,甚至還會釀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危機。從一系列見諸報端的個案來看,不得不說家長們的擔憂不無道理。

2023年5月21日在南美洲國家圭亞那/Guyana,就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縱火命案。一所名為瑪蒂亞/Mahdia的公立住宿中學,這是一間專門以圭亞那原住民為主的學校。根據當地警方調查,縱火的15歲女孩,因為不滿自己手機被沒收,放火焚燒女生宿舍報復,沒想到火勢發展過於猛烈,加上舍監為防止女孩夜晚偷跑外出,宿舍5個逃生門都被反鎖,導致內部人員逃生困難,最終釀成19人、包含舍監的5歲孩子喪命。由於火勢過於猛烈,19名死者中有多達13人,無法進行面部辨識確認身份,只能通過DNA採集辨別。大火除了造成19人喪命,宿舍還有20多名學生受傷,甚至有一人因為傷勢太重,搭專機前往紐約診治。

而這并不是社會上第一次出現因過度沉迷手機而帶來的悲劇,近几年,國內也出現多宗關於青少年被沒收手機后釆取不合理方式進行“反抗”的報道,讓大眾不得不思考這背后的巨大危機。

高雄大寮區16歲國三少年小德(化名)手機不離身,小德父親擔心兒子手機成癮,影響未來會考,沒收了他的手機。小德不滿負氣離家出走,並打算「自力更生」。父親晚間見小德未回家,著急報警求助。高雄市少年隊獲報循線尋找,總算在距離家約7公里的超商內尋獲。據悉,小德離家出走本想借住朋友家,但朋友家長均拒絕,小德只好到超商留宿。

還有,一名男童因為生病在醫院裏打點滴,顧不上自己身體不舒服,還拼命狂玩手機遊戲,男童母親要他停止後將手機沒收。沒想到男童卻因此「爆氣」失控,點滴才打到一半,男童就將針頭拔出就跑出醫院,母親也緊張的跟着追出去。結果,這一名12歲男童竟然在大街上毆打自己的母親,引起現場不少途人關注,男童的不孝行為更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放眼望去,不難看到一些原本成績優良的孩子因為沉迷手游一落千丈,或是一些孩子用手機頻繁接觸不良信息,以致遭受暴力、傷害的例子。每一起類似案例,都意味着一個孩子的人生受到了后果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對此,誰都會感到無比難過與心痛。因此,努力消除相關風險,阻止此類情況在更多家庭中發生,自然也是所有家長和社會大眾整體的真誠願望。

然而,對於任何社會問題,想要對其加以解決,都必須找准病根,對症下藥。種種圍繞着手機展開的家庭教育問題,盡管都與手機的存在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但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或者說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切入點,恐怕并不在手機這個通訊終端本身上面。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9年最新統計,國手機網民規模已達8.47億。這意味着具有上網功能的手機的普及率,在國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准。對生活在城市里的青壯年人口而言,手機無疑是百分之百的生活必需品,而對未成年人而言,手機也早已融入了其日常生活。對10年前的青少年來說,手機可能只是一個新鮮的“玩具”,上網也有如一次“探險”,但在今天的青少年看來,手機與互聯網,都是其生活中天經地義般存在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上看,想要從“入口”上管住青少年對手機和互聯網的接觸,一方面缺乏現實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未必真正有利於青少年的成長。

不少父母為了預防子女沉迷手機,都會做出一個簡單的決定:嚴格控制子女對手機的接觸。然而,熟悉青少年行為習慣的人都會知道,面對這樣的“禁令”,大多數青少年都會生發出叛逆的抵觸情緒,或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反而容易產生更多的次生問題。與此同時,當各種各樣的網絡文化已經成為青少年社交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時,斷絕自家孩子對這些文化的接觸,也有使得孩子難以與同儕交流并進,進而心理失衡的潛在風險。

歸根結底,對於家庭教育中的“手機難題”,封堵注定不是出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從來不在手機上面。想要解決問題,一方面需要青少年通過手機接觸的那些互聯網產品的運營與管理者負起責任,另一方面也需要對青少年負有教育責任的教育者反求諸己。

觀點1

20世紀中電視的引入引發了對兒童和青少年過度看電視的擔憂。70年代和80年代的研究引起了人們對過度看電視對學業成績、身體活動水平和社交互動的潛在負面影響的擔憂。80年代和90 年代個人電腦和視頻遊戲機的興起帶來了對屏幕時間的一系列新問題。電腦遊戲和視頻遊戲的流行引發了人們對潛在成癮、久坐行為以及戶外遊戲或閱讀等其他活動減少。2000年代和2010年代互聯網的廣泛採用和移動設備(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進一步加劇了青少年對屏幕時間的問題。隨著互聯網、社交媒體、即時消息和娛樂選擇的增多,人們越來越擔心屏幕時間過長、網絡欺凌、在線隱私以及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雖然對屏幕時間過長的潛在擔憂一直存在,但新技術的出現擴大了活動範圍並增加了屏幕的可訪問性和便攜性。尤其是智能手機,已成為無處不在且極具吸引力的設備,將游戲、社交媒體和互聯網瀏覽等多種功能結合到一個設備中。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我們對智能手機如此上癮。手機上癮可歸因於以下幾個因素:

獲得娛樂:智能手機提供廣泛的娛樂選擇,例如游戲、視頻、社交媒體和即時消息。這些活動旨在引人入勝,可以輕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社交聯繫:智能手機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平台和消息應用程序與朋友和同齡人保持持續聯繫。孩子們常常覺得需要經常保持聯繫,並且害怕如果放下手機會錯過社交互動。

即時滿足:智能手機通過通知、點贊、評論和虛擬成就提供即時獎勵和即時滿足。這會產生一種愉悅感並強化使用該設備的行為。

逃避現實:兒童可能會使用智能手機作為逃避無聊、壓力或現實世界問題的一種方式。智能手機活動的身臨其境和互動性可以暫時分散人們對負面情緒的注意力。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要限制孩子看屏幕的時間,一些專家建議可以嘗試以下策略:

設定明確的規則和界限:為屏幕使用時間制定具體指南,包括他們可以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和時長。確保清楚地傳達這些規則並始終如一地執行。

以身作則:當孩子看到父母或監護人遵守規則時,他們更有可能遵守規則。成為榜樣並限制自己的屏幕時間,對孩子言傳身教的做法能更好讓孩子們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參加替代活動:鼓勵您的孩子參加其他促進體育鍛煉、創造力或社交互動的活動。這可能包括運動、愛好、閱讀、家庭出遊或與朋友和家人交談。

建立無設備區和時間:在家中指定某些區域或時間不允許使用智能手機,例如用餐、家庭聚會或睡前。這有助於建立健康的界限並鼓勵面對面的互動。

使用家長控制功能:許多智能手機和應用程序都內置了家長控制功能,允許您設置時間限制、限制對某些應用程序或網站的訪問以及監控孩子的在線活動。利用這些工具來規範您孩子的智能手機使用。

促進開放式溝通:與其強加嚴格的規則,不如與您的孩子進行開誠佈公的對話,了解平衡屏幕時間的重要性以及過度使用智能手機的潛在風險。幫助他們了解其他活動的必要性,以及過多的屏幕時間對他們的健康、社交技能和整體幸福感的負面影響。

請記住,以同理心和理解來處理這個話題很重要。鼓勵技術與生活其他方面之間的健康平衡,並提供其他娛樂和參與來源,以幫助您的孩子減少對智能手機的依賴。並非所有的手機時間本質上都是負面的。科學使用手機可以提供教育機會,促進社交聯繫,並提供娛樂和信息,關鍵是要取得平衡,監督孩子們謹慎、科學地使用手機,同時鼓勵其他線下活動、社交互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隨著我們對屏幕時間影響的理解不斷發展,持續的研究和討論對於指導政策、家長指導和教育工作以促進青少年健康的技術習慣至關重要。

觀點2

中國限制視頻遊戲時間的政策如何幫助減少青少年看屏幕的時間?它真的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嗎?

中國實施了嚴格的政策來限制未成年人的視頻遊戲時間,以減少屏幕時間並解決對遊戲成癮的擔憂。這些政策包括:

時間限制:未成年人每週玩在線遊戲的時間不得超過規定的小時數。最初,該限制設置為工作日1.5小時,週末和節假日3小時,但後來修改為每週3小時。

宵禁時間:晚上10點至早上8點之間禁止網絡遊戲,以確保未成年人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

實名制:要求遊戲企業實行實名制,對未成年人的遊戲活動進行跟蹤監控。

這些政策背後的意圖是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進平衡的生活方式,並解決對成癮和學習成績的擔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政策在解決青少年屏幕時間過長問題方面的有效性和影響是值得商榷的。

雖然這些政策可能有助於減少青少年花在電子遊戲上的時間,但它們也引發了人們對潛在負面後果的擔憂。批評者認為,對遊戲的嚴格監管會侵犯個人自由、阻礙創造力並限制休閒和社交互動的機會。一些人還擔心地下或非法博彩活動可能會增加。

此外,這些政策可能無法解決屏幕時間過長或遊戲成癮的根本原因。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一個綜合的方法,包括對父母和孩子的教育、意識和支持系統。促進健康的數字生活方式、提供替代活動並促進關於負責任的技術使用的公開交流至關重要。雖然中國的政策可能對減少青少年看屏幕的時間有一定影響,但必須考慮一種將監管與教育、家長參與和促進平衡生活方式相結合的整體方法,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當然,雖然中國限制未成年人看屏幕時間的做法相對獨特,但其他國家已採取措施以不同方式解決兒童和青少年看屏幕時間過長的問題。這裡有一些例子:

法國:2018年,法國通過了一項禁止在中小學使用智能手機的法律,旨在減少學生的注意力分散,促進學生在上課時間面對面的互動。法律允許學校通過實施全面禁令或定義可以使用智能手機的特定情況和區域來製定自己的智能手機使用政策。

韓國:韓國實施了各種舉措來打擊年輕人的遊戲成癮和屏幕時間過長。他們為那些在互聯網和遊戲成癮中苦苦掙扎的人建立了許多諮詢中心和支持計劃。此外,他們還出台了“灰姑娘法”,限制未成年人在深夜玩網絡遊戲,以保證充足的睡眠。(灰姑娘法,是韓國國會對限制青少年深夜上網打遊戲的《青少年保護法》修正案。因在子夜12點後將對未成年人網游強制斷網,故俗稱“灰姑娘法”。)

荷蘭:荷蘭通過促進媒體素養教育採取了積極主動的方法。他們專注於教授兒童和青少年如何批判性地分析和評估媒體內容,包括了解屏幕時間過長的潛在風險和影響。媒體素養計劃已納入學校課程,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可借此向孩子們傳遞正確的手機使用規則。

加拿大:加拿大兒科學會/CPS為兒童和青少年的屏幕時間和數字媒體使用提供了指南和建議。他們強調在屏幕時間和其他活動之間建立健康平衡、促進積極遊戲和體育鍛煉以及確保充足睡眠的重要性。CPS推薦了針對特定年齡段的不同建議,並鼓勵父母參與共同觀看和共同遊戲活動,以提高屏幕時間互動的質量。

每個國家解決屏幕時間手機上癮問題的方法可能會受到當地文化、社會和政策因素的影響。雖然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但這些示例突出了旨在促進兒童和青少年負責任和平衡地使用屏幕時間的不同策略。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返回網誌
1 / 8
  •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1 / 4
1 / 4
  •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