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科百世Convo Tech

NASA與印度合作發射NISAR衛星,開啟全球全天候高精度地球監測新時代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與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攜手合作,共同研發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太空計划“NISAR衛星”,預計將於6月18日從印度薩蒂什·達萬太空中心升空。耗資高達15億美元的NISAR,將成為全球首顆全天候、全天時精確監測地球表面雷達成像衛星。
NASA與印度合作發射NISAR衛星,開啟全球全天候高精度地球監測新時代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與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攜手合作,共同研發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太空計划“NISAR衛星”,預計將於6月18日從印度薩蒂什·達萬太空中心升空。耗資高達15億美元的NISAR,將成為全球首顆全天候、全天時精確監測地球表面雷達成像衛星。

跨越大西洋的恐龍遷徙足跡,揭秘史前超級大陸聯系
透過最新發現的恐龍足跡,科學家們得以穿越時空的屏障,重現這段大陸未分裂前生態系統的壯闊畫面,並揭示古代生物如何利用自然形成的通道進行遷徙與交流。這些足跡成為解讀地球演變歷程的重要線索,也為我們揭開了遠古生命與地質變遷的深刻聯繫。
跨越大西洋的恐龍遷徙足跡,揭秘史前超級大陸聯系
透過最新發現的恐龍足跡,科學家們得以穿越時空的屏障,重現這段大陸未分裂前生態系統的壯闊畫面,並揭示古代生物如何利用自然形成的通道進行遷徙與交流。這些足跡成為解讀地球演變歷程的重要線索,也為我們揭開了遠古生命與地質變遷的深刻聯繫。

中國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邁出尋找“第二個地球”的關鍵一步
近日,中國的科研團隊在這一領域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由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台牽頭的國際研究團隊,在一顆與太陽類似的恆星周圍,發現了一顆位於宜居帶中的“超級地球”:Kepler-725c,其質量約為地球的10倍。
中國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邁出尋找“第二個地球”的關鍵一步
近日,中國的科研團隊在這一領域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由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台牽頭的國際研究團隊,在一顆與太陽類似的恆星周圍,發現了一顆位於宜居帶中的“超級地球”:Kepler-725c,其質量約為地球的10倍。

日本太空公司ispace再啟登月,加速“月球經濟”競賽升溫
日本太空新創公司ispace宣布預計於北京時間6月6日凌晨3點24分展開其第二次登月嘗試。此次任務代號為“Resilience”/韌性號,計划將登月器軟着陸於月球北極附近的冷海/Mare Frigoris區域,力求成為首家成功實現登月的日本民間企業。
日本太空公司ispace再啟登月,加速“月球經濟”競賽升溫
日本太空新創公司ispace宣布預計於北京時間6月6日凌晨3點24分展開其第二次登月嘗試。此次任務代號為“Resilience”/韌性號,計划將登月器軟着陸於月球北極附近的冷海/Mare Frigoris區域,力求成為首家成功實現登月的日本民間企業。

跨越實驗室的邊界,英國取得等離子體科學上的突破
目前,英國正在推動一個名為STEP的核融合項目,由英國工業聚變解決方案有限公司(英國原子能管理局集團旗下公司)主導,目標是在2040年左右投入運行。目前,這個計畫已經在一座舊發電站找到了合適的選址。
跨越實驗室的邊界,英國取得等離子體科學上的突破
目前,英國正在推動一個名為STEP的核融合項目,由英國工業聚變解決方案有限公司(英國原子能管理局集團旗下公司)主導,目標是在2040年左右投入運行。目前,這個計畫已經在一座舊發電站找到了合適的選址。

新材料突破鋰電池瓶頸,實現了更快的充電速度和更長的循環壽命
據微軟和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一項合作研究,最近就利用人工智能AI和超級運算,發現了一種名為N2116的新型固態電解質。這種材料能將電池中的鋰使用量減少高達70%,有效緩解人們對鋰短缺和環境影響的擔憂。
新材料突破鋰電池瓶頸,實現了更快的充電速度和更長的循環壽命
據微軟和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一項合作研究,最近就利用人工智能AI和超級運算,發現了一種名為N2116的新型固態電解質。這種材料能將電池中的鋰使用量減少高達70%,有效緩解人們對鋰短缺和環境影響的擔憂。

Neuralink競爭對手Paradromics完成首例人體植入,腦機接口迎來曆史性突破
6月2日,腦機接口初創公司Paradromics宣布,外科醫生已成功將其研發的腦部植入裝置Connexus植入一名患者體內,并在約十分鐘后安全取出。這一試驗標志着Connexus朝着長期臨床測試邁出了關鍵一步。
Neuralink競爭對手Paradromics完成首例人體植入,腦機接口迎來曆史性突破
6月2日,腦機接口初創公司Paradromics宣布,外科醫生已成功將其研發的腦部植入裝置Connexus植入一名患者體內,并在約十分鐘后安全取出。這一試驗標志着Connexus朝着長期臨床測試邁出了關鍵一步。

谷歌Veo AI低成本高質內容生產,AI影片或重新定義內容產業的未來
過去必須靠高額出場費的明星藝人、專業攝製團隊、專業器材才能完成的影像創作,如今一台電腦、一位創作者,再加上幾個AI工具就能實現。這並非科幻,而是正真實發生的內容製作變革。
谷歌Veo AI低成本高質內容生產,AI影片或重新定義內容產業的未來
過去必須靠高額出場費的明星藝人、專業攝製團隊、專業器材才能完成的影像創作,如今一台電腦、一位創作者,再加上幾個AI工具就能實現。這並非科幻,而是正真實發生的內容製作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