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英國物理學會/IOP等離子體物理組研究范圍涵蓋了從高功率激光、磁約束聚變到太空等離子體,以及工業和生物醫學應用等多個前沿領域,旨在通過等離子體物理的突破來驅動能源、太空探索和先進制造等關鍵領域的未來發展。
近日,英國物理學會/IOP等離子體物理組是一個致力於推動等離子體科學發展、服務本領域多樣化需求的專業組織。該組織的宗旨在於全面涵蓋等離子體物理的各項研究方向,內容從高功率激光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磁約束聚變等離子體(如托卡馬克和仿星器),到涉及行星際和星際空間的太空與天體物理等離子體。此外,也積極拓展在工業和生物醫學應用中的等離子體研究,涵蓋技朮性和非熱等離子體等多個前沿領域。
在科學探索不斷突破邊界的時代,等離子體物理不僅象徵着對宇宙本質的深刻追問,更是驅動能源革命、太空探索與先進制造等多個關鍵領域進步的核心力量。作為自然界中最普遍卻又最復雜的物質形態,等離子體橫跨微觀與宏觀世界,連接基礎科學與應用工程,為人類描繪出一幅融合技朮創新與跨學科協作的未來圖景。
從能源到太空:英國在電漿物理的全面佈局
近日,該組織針對核融合有兩種主要研究方向:一種是慣性約束聚變,另一種是磁約束聚變。英國在這兩方面都有很強的實力。在慣性聚變方面,英國擁有世界頂尖的雷射和脈衝功率設備,並且在大學、國家實驗室和私人企業中累積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不過,目前英國主要的大型聚變研究設施都集中在磁約束聚變。
目前,英國正在推動一個名為STEP的核融合項目,由英國工業聚變解決方案有限公司(英國原子能管理局集團旗下公司)主導,目標是在2040年左右投入運行。目前,這個計畫已經在一座舊發電站找到了合適的選址。
STEP項目採用了一種特殊的磁場裝置,它的形狀不像傳統的甜甜圈狀,反而更像一個去核的蘋果。英國在這種被稱為“高縱橫比”的托卡馬克設計上有著悠久的歷史,而STEP計畫的啟動,也代表著英國對核融合研究投入了巨額資金。
最初,STEP獲得了約2.2億英鎊的投資。隨後,英國政府又啟動了一項名為“核融合未來”的更大規模投資,總額高達6.5億英鎊,這筆資金不僅用於培訓和社區發展,也支持英國核融合產業的研發。最近,政府再次追加承諾,為2025/26年的核融合未來項目和STEP追加約4.1億英鎊的資金。這清楚表明,英國政府對實現核融合發電的決心。
“核融合未來”計畫也資助了一個重要的慣性聚變項目,名為UPLiFT。這個項目由英國科學與技術委員會/STFC的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牽頭,集合了學術界、工業界和其他國家實驗室的力量,重點發展英國在雷射、靶材和高能量增益聚變等關鍵領域的專長。
英國的核融合社群在全球範圍內非常活躍,不僅包括學術機構,還有許多專注於核融合和核融合技術的公司,以及一個龐大(且不斷成長)的供應鏈,為這個行業提供重要的基礎設施支持。
除了核融合,英國在太空推進技術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在電漿推進器、離子推進器和霍爾效應推進器方面。這些技術正在大學和商業領域同步發展。它們為深空探索提供了獨特的優勢,並且已經應用於衛星的精確軌道調整。
非熱電漿的創新研究正在探索活性物質與紫外線的獨特組合,以應對各種醫學挑戰。舉例來說,細菌生物膜(就像牙齒上形成的牙菌斑)會阻礙傷口癒合。非熱電漿療法有潛力破壞這些生物膜,從而幫助治療慢性傷口。
非熱電漿中會發生一些有趣的化學反應,因為其中的原子只有部分被電離(電子可以脫離原子的過程)。活性物質和紫外線的結合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環境。因此,這些電漿在許多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包括殺菌、處理和材料改性。它的應用範圍還延伸到廢水處理、工業設備修復,以及作為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替代化學品。
此外,電漿蝕刻在半導體加工領域已經被廣泛使用,對於製造積體電路至關重要。隨著晶片尺寸不斷縮小,深入了解原子層面的電漿行為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也推動了新電漿診斷技術的發展。
從太陽到實驗室:英國科學家如何揭示等離子體?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們可見宇宙的絕大部分(約99.9999%)都由等離子體組成,比如星際空間和恆星。固體、液體或氣體只佔其中很小一部分。從基礎科學的角度來看,深入理解等離子體,對我們認識整個宇宙至關重要。
英國在太空等離子體領域擁有強大的學術和國家實驗室實力。太空等離子體研究是一項全球性的合作,尤其需要專門的太空探測器。
例如,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太陽軌道飛行器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都旨在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太陽風、磁場重聯(磁場線重新連接並釋放能量的現象)以及其他相關現象。這些任務深入太陽最外層大氣(日冕),直接測量日冕中的等離子體,並捕捉太陽的高解析度圖像,以解答諸如“太陽為什麼這麼熱”以及“它呈現出什麼形態”等基本問題。
此外,帕克太陽探測器發現了一種被稱為“折返”(太陽磁場局部快速翻轉)的現象,也有助於我們理解日冕磁場與太陽風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太陽軌道飛行器則揭示了太陽表面佈滿了微型太陽耀斑,就像許多小“篝火”一樣。日冕環境非常活躍,其特點是磁場與帶電粒子之間持續不斷的相互作用。太陽風會直接影響地球,因為極端的太陽事件可能會干擾通訊並影響我們的基礎設施。
另一個迷人的研究領域是實驗室天體物理實驗,通常使用大型雷射或脈衝功率系統進行。這些實驗讓科學家能夠創造出像宇宙中的天文物理噴流等現象的微縮版本。研究人員可以調整實驗參數,建立與天文物理尺度相符的無量綱標度關係,從而為宇宙現象提供寶貴的見解,並增進我們對各種天體物理對象的理解。這些在地面進行的實驗讓研究人員能夠探索一些在太空中因成本和後勤困難而難以研究的概念。
國家點火裝置/NIF是一個結合了雷射驅動核融合能研究和探索性科學的設施。儘管NIF不在英國,但許多英國科學家積極參與其研究,為核融合任務以及與該裝置相關的探索性科學實驗(特別是在實驗室天體物理領域)做出了貢獻。
這座先進的雷射驅動核融合裝置最近實現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點火。這意味著它的能量輸出超過了雷射器提供的能量輸入。物質現在已經進入一個稱為“燃燒等離子體”的階段,這個階段模擬了太陽內部的某些狀態,本質上就是在地球上形成了一顆微型恆星。
從理論到應用:核融合潛能的電漿科學與創新挑戰
要實現核融合發電,目前還有很多難關要克服,這不僅限於電漿物理學,也包括更廣泛的工程領域。電漿本身就不穩定,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波動。電漿物理學的大量研究都在努力理解這些不穩定性是如何發生和發展的,並尋找方法來控制它們。
除了電漿物理的複雜性,我們還必須應對巨大的工程挑戰。舉例來說,我們需要開發能夠承受極高溫度的材料。核融合反應爐內部有一個叫做偏濾器的區域,它就像反應爐的“排氣管”,必須承受類似於小型太空船降落在太陽表面的極端條件。要解決這些多方面的挑戰,電漿物理和工程領域必須持續進行研究和創新。
核融合反應爐中的材料還會受到極端輻射的影響,例如產生大量中子,這會導致反應爐壁的材料發生轉變,變得具有放射性。這種現象也可能導致材料內部原子錯位,進而引起材料變脆和其他結構問題。儘管本文主要討論核融合,但它強調了物理學和工程學領域中許多必須面對的挑戰。
此外,系統整合也帶來了另一項挑戰。這不再僅限於實驗室裡的桌面實驗;它涉及將理論概念和研究實驗轉化為實際應用。當然,實現這種轉變是可能的,但需要精心的規劃、執行和資金投入才能成功。
電漿的應用處於傳統科學學科的交界處,需要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共同貢獻。對於具有生物醫學應用的非熱電漿來說,更是如此。在核融合領域,物理學、工程學、電腦科學和化學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因為核融合涉及高溫,並需要考慮電漿與表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反應爐功能所需的材料。
過去,電漿研究受益於使用各種建模方法,這些方法可以根據所需資訊將電漿視為粒子或流體。英國在電漿建模方面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並且擁有一套涵蓋電漿研究各個方面的社群規範。實驗與計算之間的關係始終至關重要,因為它有助於解釋實驗數據以理解微觀物理學,並使我們能夠創建創新的理論,為實驗研究提供靈感。實驗工作與計算建模之間的這種合作已成為該領域的長期慣例。
與此同時,數位分身是一項前景看好的發展。在核融合的背景下,它可以在數位環境中創建一個完整的虛擬反應爐,使我們能夠評估其優勢、劣勢和潛在的故障模式,而無需建造實體機器。這種方法依賴實驗和理論數據來為各種相互關聯的模型提供資訊,並且會帶來許多計算挑戰。然而,在使用這些系統時,它為預測和解釋目的提供了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
英國電漿科技:從核融合到產業的未來應用
英國在電漿物理學領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強大的實力,不僅學術界非常活躍,產業發展也日益突出。儘管這個領域的團隊規模相對不大,但其影響力卻超乎想像,在眾多世界級的機構和公司的推動下,正蓬勃發展。
該地擁有許多先進的國家級設施,包括雷射電漿設備、脈衝功率系統和托卡馬克裝置等。此外,業界也扮演著關鍵角色,他們自主運營電漿設備,並進行各種創新研究。
儘管英國以創新著稱,但在為那些具備商業潛力的轉化研究爭取長期資金方面,仍面臨挑戰。雖然我們取得了進展,但在將實際的電漿應用推向市場方面,仍有進步空間。幸運的是,我們在建立穩固的公私合作夥伴關係方面經驗豐富,並深知這些合作對應對未來挑戰的重要性。此外,英國脫歐也帶來了額外挑戰,例如人才的留任問題,以及英國對國際研究人員和學生的吸引力。這些都對我們的產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非熱電漿研究是目前最前沿、最有前景的領域之一,具有廣泛的潛在應用。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力,英國未來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尤其是在學術界和產業之間建立穩固的聯繫,將高科技進步轉化為實際的市場解決方案。
電漿很可能成為未來重要的工業工具,影響農業、水處理、生物醫學應用、半導體、推進技術以及材料改性等各個領域。在這個日益依賴清潔能源與高科技解決方案的時代,等離子體科學不僅是一門基礎學科,更是連接宇宙探索、人類健康與永續發展的關鍵橋梁。從實驗室中的微型恆星,到深空探測的電推進器,再到治療慢性疾病的等離子體療法,這門學科正以驚人的廣度與深度改變我們的世界。英國在這一領域的前瞻布局與持續投入,不僅體現了科學精神的傳承與創新,也昭示着一個由等離子體驅動的未來正在逐步成形,一個跨越學科、融合產業、面向星辰與現實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