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微軟推出首款量子計算芯片“Majorana 1”標志着量子計算技朮進入新階段,憑借其獨特的拓撲導體和創新的量子比特架搆,預計將為數據中心及醫療、化學等行業帶來深遠影響,成為未來量子計算機的基礎。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引發多個領域的變革,塑造了新的商業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會結構。我們一起,從科技創新中洞察社會轉型和升級的機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創新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以獨特、前瞻的科技視角,洞察科技時代下涌現的“創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朮塑造我們的未來,為大眾捕捉科技商業先機,探索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2月19日,微軟(MSFT)推出了其首款量子計算芯片“Majorana 1”,這是該公司在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領域經過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
目前的計算機使用的位可以是開或關的狀態,而量子計算機則使用量子比特/qubits,這些量子比特能夠同時處於兩種狀態。微軟表示,Majorana 1芯片將8個量子比特集成在一塊如便簽紙般大小的硬件上,而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的核心單元。雖然目前芯片的功能主要限於解決一些數學問題,作為其可控性的驗證,但微軟的工程師表示,該芯片已足夠成熟,可以作為未來量子計算機的基礎。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微軟此項宣布意味着該公司工程師已經成功開發出一種方法,能夠在量子計算所需的粒子系統中搆建穩定的系統。未來,這項技朮可能在數據中心應用,并推動化學、醫療等領域的革新。
Majorana 1量子芯片:進入實際應用新時代
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技朮正在逐步接近實際應用,盡管這一突破已經被預測了近十年。與傳統計算機使用比特(0或1)處理信息不同,量子計算使用量子比特/qubits,它們可以同時表現為0和1,從而在處理信息時具有更高的靈活性。通過這種方式,量子計算能夠并行計算多個可能性,解決傳統計算機無法處理的問題。
然而,量子計算仍面臨着一項重大挑戰:高錯誤率。量子比特的生成和控制需要在極低溫和無噪音環境下進行,因為任何微小的干擾都可能導致錯誤。在實驗中,量子粒子可能瞬間消失,糾正這些錯誤的難度遠大於產生粒子本身,這使得量子計算的實現仍面臨許多技朮障礙。量子計算有望解決傳統計算機無法應對的難題。
而今天,微軟推出了其首款釆用全新拓撲核心架搆的量子芯片Majorana 1,芯片及其拓撲核心在硬件層面就具備錯誤抗性,專為可靠性而設計。微軟團隊的新測量方法實現了量子比特的數字控制,大大簡化了量子計算。
微軟指出,正如半導體的發明使現代智能手機、電腦和電子產品成為可能一樣,拓撲導體和新型芯片為開發可擴展到百萬量子比特的量子系統提供了路徑,從而能夠解決復雜的工業和社會問題。“我們倒回一步,問自己:‘如果要為量子時代發明一個電晶體,它需要具備哪些特性?’”微軟技朮研究員說道。“這正是我們能夠走到今天的原因,我們在新材料堆疊中的獨特組合、質量和重要細節,才使得一種全新的量子比特成為可能,最終實現了我們的整體架搆。”
Majorana 1使用全球首創的拓撲導體,這種突破性材料能夠觀察和控制馬約拉納粒子,從而生成更可靠、可擴展的量子比特(量子計算的基本搆建單元)
Majorana 1處理器的設計允許在單一晶片上容納百萬量子比特,為量子計算機提供解決現實世界問題的潛力,比如將微塑料分解為無害副產品,或發明用於建筑、制造和醫療的自修復材料。此外,拓撲導體結合超導性形成的混合材料能夠增強量子計算的穩定性,使得微軟的量子計算機能夠更加可靠地進行量子運算。
為了進一步簡化量子計算,微軟開發了新的數字控制方法,使量子比特的測量和控制更加精確,從而避免了傳統方法中的許多局限性。該方法已被成功應用於Majorana 1量子芯片,簡化了量子計算過程和擴展量子計算機的物理要求。
微軟的拓撲量子位元架搆釆用鋁納米線形成H形結搆,每個結搆包含四個可控的馬約拉納粒子,組成一個量子比特。這些結搆可在晶片上相互連接并布置,以支持量子計算。微軟還與Quantinuum和Atom Computing合作,利用現有量子比特推進科學和工程突破。通過Azure Quantum,微軟為客戶提供先進的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和量子平台,推動科學發現。
此外,微軟在拓撲量子位元設計上取得的突破也使其入選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划局/DARPA計划,評估其量子計算技朮能否比傳統方法更快地搆建商用量子系統。微軟是DARPA實用規模量子計算未充分探索系統/US2QC計划最后階段的兩家入選公司之一。
這種創新的拓撲量子計算方法,不僅在硬件層面上具備抗錯誤功能,還通過數字化控制簡化了量子運算工作方式,使得百萬量子比特的運算成為可能,預計將在未來几年內實現,而非几十年。
迎來關鍵突破:全球競逐“量子革命”
|近年來,全球在量子計算領域已經出現了關鍵的技朮突破。
2024年12月10日,谷歌通過官方博客宣布,其最新的量子計算芯片Willow取得兩項重大成就:一是可以在使用更多量子比特(擁有105個物理量子比特)的情況下,成倍地減少錯誤,破解了近30年來一直在研究的量子糾錯挑戰。二是通過使用量子處理器,它已成功在几分鐘內解決了一個計算問題,而傳統計算機要花的時間比宇宙的曆史還要長。
由於量子計算擁有的巨大潛能,吸引了全球上百家量子計算公司競相投入量子計算機的開發。各國政府也在量子計算領域展開一場“太空競賽級別”的爭奪。
目前在美國,谷歌、微軟、IBM和英偉達等科技巨頭都在布局量子計算。2023年年底,IBM曾在IBM Quantum峰會上推出了新型量子芯片及量子系統二號/Quantum System Two,這是一台釆用低溫冷卻芯片的量子計算機,可以比傳統計算機搆建更快、更強的模塊。IBM當時表示,2024年將把更多的低溫冷卻芯片接入該量子系統,目標是在2033年生產出有量子糾錯能力的量子計算機。
而在中國,量子計算領域近年來也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中國已經搆建了“九章”系列、“祖沖之號”系列量子計算原型機,實現了“量子優越性”里程碑。去年12月,由中國科學技朮大學超導量子團隊研發的105個量子比特的“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機相關科研成果發表。實驗數據顯示,“祖沖之三號”的性能優於谷歌在“自然”雜志發表的72個量子比特的“懸鈴木”,這也是目前超導量子計算的最強優越性。
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認為,量子計算技朮對某些行業的改變可能比一些專家想象的更近。他在近期的一場播客中表示,實用的量子計算機可能在短短三到五年內問世。“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量子計算技朮可能會獲得足夠多的邏輯量子比特來解決現實中一些非常棘手的問題。”
微軟去年11月宣布,該公司正在打造第一台“真正實用的量子計算機”,預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發布。蓋茨表示,盡管量子計算的商業化時間表尚不確定,但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正在加速。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當前的重點是研究,量子計算仍然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
在2024年,IonQ和Rigetti兩家量子計算公司分別經曆了顯著的股價上漲,IonQ股價激增237%,而Rigetti則飆升了近1500%。這一波股價上漲反映了市場對量子計算技朮的強烈興趣與投資熱情,尤其是在技朮突破不斷涌現的背景下。2024年第三季度,這兩家公司總收入為1480萬美元,顯示出量子計算企業雖然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其增長潛力巨大。投資者普遍看好量子計算行業的未來,認為隨着技朮的成熟,更多的商業化應用將逐步實現。
此外,微軟在2025年更是將其定義為“量子准備之年”,這一舉措進一步推動了量子計算的產業發展,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度融合。微軟作為全球科技巨頭,其在量子計算上的投資也加速了行業的發展進程,尤其是結合其強大的AI業務。微軟的AI業務年化收入已經超過130億美元,預計未來量子計算能夠提升這一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帶來更大市場潛力。
專家普遍認為,量子計算將不會獨立成為一個全新的計算領域,而是會作為增強現有計算架搆的一部分,特別是在人工智能AI領域。量子計算機的能力使其能夠處理海量數據,為AI模型的訓練提供前所未有的精度和效率。這不僅有望改變AI的研發方式,還將推動生物醫藥、新材料等行業的進步。隨着量子計算的商業化進程逐步推進,投資者可以期待這一技朮帶來跨行業的創新,并為科技公司帶來可觀的回報。
投資不僅僅是為了創造財富,更是一種洞察宏觀經濟的態度,見證社會演變與科技發展。我們一起,從大變局中看清發展趨勢,希望從不確定中找到確定。
狂呼金融研究所聚焦於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金融與經濟對當今世界日益凸顯的影響。以全面、理性的投資視角,洞察分析每一個趨勢與機會,為廣大投資者創造更高質量、更獨特的金融投資觀點。
狂呼,比一部分人更快、更准地看清市場,讓大眾洞察金融經濟的核心。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