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之王” Jim Simons和“大獎章”基金,年均66%回報率締造投資傳奇

“量化之王” Jim Simons和“大獎章”基金,年均66%回報率締造投資傳奇

發布日期:

商業 Business 金融 Finance


要點:
2024年5月10日,量化交易之父、對沖基金“文藝復興科技”創始人吉姆·西蒙斯去世,享年86歲,他所創辦的“大獎章基金”在30年間實現年均66%的回報,超越傳統投資巨頭巴菲特。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引發多個領域的變革,塑造了新的商業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會結構。我們一起,從科技創新中洞察社會轉型和升級的機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創新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以獨特、前瞻的科技視角,洞察科技時代下涌現的“創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朮塑造我們的未來,為大眾捕捉科技商業先機,探索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2024年5月10日,被譽為“量化交易之父”、對沖基金文藝復興創始人、傳奇數學家、投資家吉姆·西蒙斯/Jim Simons去世,享年86歲。儘管Jim Simons在投資界向來保持低調,但他所創辦的對沖基金公司“文藝復興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旗下的“大獎章”基金/Medallion Fund,在1988至2018年的30年間實現了令人驚嘆的年均回報率66%,總獲利超過1000億美元。而作為對比,同期“股神”巴菲特的年均回報率僅為20.5%。

這位神秘的投資大師一向不願接受媒體訪問,對於其投資方法和策略,他始終保持著高度的保密。甚至連文藝復興公司的員工,都被要求簽署嚴格的保密協議。近年來,透過公開資料和知名特約撰稿人祖克曼/Gregory Zuckerman所著的“徵服市場的人”/The Man Who Solved the Market: How Jim Simons Launched the Quant Revolution,才能讓我們深入Jim Simons的生平與他對投資的深刻見解。

從數學家到投資家的身份轉變
吉姆·西蒙斯/Jim Simons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牛頓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親和祖父都是鞋廠老板。作為獨生子,他并未繼承家業,但從小就培養了投資賺錢的意識。

Jim Simons在學生時期并不擅長計算,經常犯錯誤,但他堅信自己天生適合學習數學。在牛頓中學時,他順利通過了數學提高班,并考入麻省理工學院/MIT數學系。在MIT學習了三年后,Jim Simons於1958年畢業,并繼續在MIT攻讀研究生課程,專注於微分几何。在教授的建議下,他轉學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雖然著名數學家陳省身當時不在伯克利,Jim Simons開始自學微分几何,并開設講座,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聽講。后來,他有了代數學導師,并繼續向陳省身請教。

在伯克利學習期間,Jim Simons用妻子芭芭拉的陪嫁錢進行第一筆商業交易,賺取了500美元。1961年,他獲得了數學博士學位,并開始在MIT擔任數學教師,隨后轉到哈佛大學。1964年,Jim Simons離開哈佛,加入美國國防研究所/IDA,從事密碼破譯工作,同時解決了多個數學難題。

1967年,Jim Simons因公開反對越南戰爭被解雇,之后他回到學朮界,成為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數學系主任。他在該職位上表現出色,成功吸引了多位世界級几何學家,進一步提升了石溪分校的數學聲譽。

Jim Simons與陳省身合作的研究成果,於1974年發表,提出了“陳-西蒙斯不變量”/Chern-Simons theory。這一几何不變量與流形上的度量無關,后來成為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重要研究工具,尤其在弦論和量子物理學中具有重要應用。

1976年,Jim Simons因在示性形式和極小簇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與瑟斯頓/W. P. Thurston共同獲得了美國數學會的維布倫几何獎,這是几何學領域的最高榮譽。

然而,正當他的數學事業蒸蒸日上時,他決定轉行。他對新數學研究的停滯感到沮喪,同時內心強烈的賺錢欲望讓他無法抑制。於是,他辭去數學系主任職務,將時間一分為二,既從事數學研究,也投入商業。

1978年,他離開學朮界并進入商界,在石溪創立對沖基金管理公司Monometrics,1982年被更名為文藝復興/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公司剛起步時雖然經曆了一些波折,但很快就找到了一種高效的盈利方式:利用基於計算機的數學建模方法分析和執行交易,涉及股票、大宗商品、貨幣等投資產品。 Jim Simons認為投資產品的交易存在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可以使用計算機和數學模型進行預測。這是如今金融領域的普遍做法,但在當時卻是一種全新的理論。 “我想要那種在我睡覺時就可以賺錢的模型、一個沒有人類干擾的純粹系統。”

1988年,Jim Simons與阿克斯共同創建了“大獎章”對沖基金。起初,基金在第一年因几次交易失敗虧損了30%。這使得兩人對是否繼續使用原有的數學模型產生分歧,最終阿克斯離開,Jim Simons接管了基金。經過進一步調整和改進數學模型,第二年“大獎章”基金獲得了55.5%的淨利潤,且此后再未出現虧損,年均淨利潤達到35%。與此對比,著名的對沖基金“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管理的“量子基金”年回報率不到“大獎章”基金的一半。

即使在讓許多投資家折戟的大熊市里,Jim Simons也能逆市斬獲超額收益。在1994年的“債券大屠殺”中,“大獎章”基金創造了70%的回報率,而在世紀初的科網股泡沫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中,大獎章更是斬獲98%的回報率。

盡管“大獎章”基金業績傲人,但文藝復興公司旗下對外部投資者開放的其他基金,業績卻并不出彩。例如,在2020年疫情爆發后的美股熊市中,該公司旗下RIEF和RIDA等其他基金同期卻下跌7%到9%。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期間,美股風向標標普500指數每年上漲5.1%,這恰恰“僅”是“大獎章”基金固定管理費的水平。1993年“大獎章”基金年度管理費已經高達5%,到了2002年Jim Simons斯將業績報酬提成比例從20%提升至36%,之后又調升至44%。如此高收費模型,也側面驗證了“大獎章”基金賺錢的能力。

如今,“大獎章”基金已成為全球曆史最長、規模最大、最成功的對沖基金。此外,輝煌戰績令Jim Simons被公認為“量化交易之父”。人們不禁好奇,Jim Simons和他的“大獎章”基金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答案在於:他們摒棄了傳統金融家深入分析經濟、政治和政府決策等基本面的方式,而是釆用了高度保密、極為有效的數學統計模型來進行模式識別。

年均回報率66%遠超巴菲特
量化交易,又稱為算法交易,是一種通過嚴格按照計算機算法程序給出的買賣決策進行的交易方式。這種方法以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主觀判斷,利用計算機技朮從龐大的曆史數據中篩選出“大概率”事件,從而制定交易策略。這不僅極大地減少了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還避免了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時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公司几乎不招聘經濟學或金融學的畢業生。其200多名員工大多數是數學家、天體物理學家、生物統計學家和語言學專家,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擁有博士學位。正如曾擔任“大獎章”基金主管所說,“文藝復興公司是由科學家管理和運營的,其最大秘訣在於它不雇用MBA。”

Jim Simons本人也曾表示,“有趣的是,我在越戰期間從事密碼破譯的工作對我幫助極大。作為密碼破譯者,你會看到大量數據,提出假設,然后檢驗這些假設。大多數假設都是錯的,但如果幸運的話,你能猜對一些,進而得到正確的答案。這與預測金融數據類似:你提出假設,期待某些模式的出現,然后驗證它們,你可能對也可能錯。這是一種用數學方法進行的實驗科學,但并不是數學。”

Jim Simons的主要工作是建立金融市場的數學模型,通過合理組織數據來幫助預測未來的走勢。他研究了大量金融數據,并試圖從中提煉出數學模式。這與定理證明有所不同,但卻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而“大獎章”基金所使用的數學模型,最早源於IDA的密碼破譯研究,鮑姆等人開發了該模型,能夠識別隱馬爾可夫隨機過程中的模式參數。除了語音識別外,這類模型還被應用於太陽黑子運動預測、機器翻譯和DNA序列識別等領域。正因如此,Jim Simons才特別青睞天體物理學家、語言學家和生物統計學專家。

文藝復興公司成功的另一大秘密在於其寬松且和諧的企業文化。新員工可以查看公司曆史交易記錄,Jim Simons的辦公室門常開,任何人都可以進來討論問題。公司內部,管理層到清潔工都擁有股份,能夠分享到紅利。

1993年,大獎章基金成立五年之際,Jim Simons決定停止接受新資金。當時基金的規模僅為2.7億美元,這一果斷的決定如今看起來似乎難以理解。或許,Jim Simons早已意識到管理規模、收益和策略有效性之間的“矛盾”。

從2002年到2005年,Jim Simons逐步為外部投資者贖回基金份額,最終將基金轉變為純內部基金,所有持有人均為文藝復興的內部員工。將投資產品視為福利,或許只有像文藝復興這樣的機搆才能做到。

他曾如此解釋大獎章基金轉型為內部基金的原因,“我意識到,我們可以管理中等規模的資金,但無法管理龐大的資金;與此同時,基金規模增長迅速,這迫使我們做出調整。所以我們決定只接受員工的投資,并拒絕了所有外部投資者。”

除了投資事業外,Jim Simons於1994年與妻子瑪麗蓮·西蒙斯/Marilyn Simons共同創立了西蒙斯基金會,貢獻了超過27億美元的財富。西蒙斯基金會致力於支持教育、健康和自閉症研究。2004年創立了Math for America,旨在鼓勵數學和科學教師堅守崗位,提高教學能力。截至2024年,Jim Simons以314億美元的淨資產在福布斯美國億萬富翁排行榜上排名第55位。

Jim Simons的成功再次證明了一個重要觀點:當代技朮創新往往來源於跨學科的資源整合,而非單一學科的獨立發明
即便像Jim Simons這樣聰明的人,最初并沒有直接想到將量化方法應用於投資。他最初關注外匯市場,但對傳統投資策略并不滿足。在積累了一定經驗后,他開始思考如何利用自己擅長的數學方法來搆建投資模型,以科學精准的方式預測貨幣市場的走勢。這一跨學科的大膽嘗試,最終徹底改變了他的職業生涯。

通過將數學理論巧妙地融入實際投資,Jim Simons成功地從一位杰出的數學家轉變為投資界的“模型先生”。通過將數學模型與投資策略相結合,他成功開創了量化投資時代,展示了量化投資巨大的盈利潛力。正如他在2019年基金會年度報告中寫道,“基礎科學(包括數學)的非凡之處在於,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走向何方。有時似乎毫無進展,但更多時候它會沿着一條通向更多發現的道路前進。這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實際應用,為我們的文明奠定基礎。”

在如此動蕩的金融市場中,你會選擇怎樣投資?
一起深入了解資深投資者的交易策略。在投入股市之前,多認識金融市場,才可提高投資回報率。關注狂呼"思錢想後"欄目,緊密跟蹤股走勢,尋找更多投資機會

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投資不僅僅是為了創造財富,更是一種洞察宏觀經濟的態度,見證社會演變與科技發展。我們一起,從大變局中看清發展趨勢,希望從不確定中找到確定。

狂呼金融研究所聚焦於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金融與經濟對當今世界日益凸顯的影響。以全面、理性的投資視角,洞察分析每一個趨勢與機會,為廣大投資者創造更高質量、更獨特的金融投資觀點。

狂呼,比一部分人更快、更准地看清市場,讓大眾洞察金融經濟的核心。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信息目的,並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

返回網誌
1 / 8
1 / 4
1 / 4
  • 從中國經濟看背後困境及發展新構想?

    從中國經濟看背後困境及發展新構想?

    中國未來發展或許可以參考“五環搆想”進行戰略布局。這一搆想包括高等教育培訓、創新科技驅動、產品生產銷售、市場推廣營銷、出海戰略佈局五大領域。通過“五環搆想”的實施,中國經濟可能有一個全新的契機注入新的動力,推動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從中國經濟看背後困境及發展新構想?

    中國未來發展或許可以參考“五環搆想”進行戰略布局。這一搆想包括高等教育培訓、創新科技驅動、產品生產銷售、市場推廣營銷、出海戰略佈局五大領域。通過“五環搆想”的實施,中國經濟可能有一個全新的契機注入新的動力,推動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 在變革中的抉擇:當今大環境下如何實現職業規劃與人生價值?

    在變革中的抉擇:當今大環境下如何實現職業規劃與人生價值?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生價值的內涵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每個人對於“成功”和“幸福”的理解不同,有些人追求的是即時的快樂和成就感,而有些人則看重長期的進步和自我超越。

    在變革中的抉擇:當今大環境下如何實現職業規劃與人生價值?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生價值的內涵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每個人對於“成功”和“幸福”的理解不同,有些人追求的是即時的快樂和成就感,而有些人則看重長期的進步和自我超越。

  • 再見愛人:探索現代婚姻中的情感困境

    再見愛人:探索現代婚姻中的情感困境

    芒果TV婚姻紀實觀察節目“再見愛人4”邀請黃聖依、楊子,麥琳、李行亮,葛夕、劉爽三對情感關系10年以上的夫妻,以“婚姻紀實觀察”為切口,呈現出不同婚姻樣本在親密關系中的掙扎與甜蜜、桎梏與覺醒。

    再見愛人:探索現代婚姻中的情感困境

    芒果TV婚姻紀實觀察節目“再見愛人4”邀請黃聖依、楊子,麥琳、李行亮,葛夕、劉爽三對情感關系10年以上的夫妻,以“婚姻紀實觀察”為切口,呈現出不同婚姻樣本在親密關系中的掙扎與甜蜜、桎梏與覺醒。

  • 抖音短劇新風潮:中老年人成為新的增長點?

    抖音短劇新風潮:中老年人成為新的增長點?

    近日,不少以老年人為主角的抖音短劇“閃婚五十歲”、“金榜題名之母憑子貴”、“人到五十,閃婚霸總”等等登上熱度榜單。老年人的婚姻、情感以及生活故事,成了當下短劇創作的“新流量密碼”。

    抖音短劇新風潮:中老年人成為新的增長點?

    近日,不少以老年人為主角的抖音短劇“閃婚五十歲”、“金榜題名之母憑子貴”、“人到五十,閃婚霸總”等等登上熱度榜單。老年人的婚姻、情感以及生活故事,成了當下短劇創作的“新流量密碼”。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