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在稅制持續演變的加拿大,資本利得成為財富來源與稅務風險並存的焦點,掌握應對策略已成理財關鍵。
在當今財務環境中,個人與家庭愈加關注如何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優化投資回報與稅務支出。隨著資產多樣化的普及,從房地產到股票、加密貨幣乃至藝術收藏,愈來愈多人的財富增長來自資本利得。然而,這類獲利常常伴隨潛在的稅務責任,尤其是在稅制變動頻繁的加拿大,理解並掌握資本利得稅的基本概念與應對策略,已成為理財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什么是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 Tax?
資本利得是區別於常規的工作收入,是指低買高賣資產(如股票、債券、貴金屬和房地產等)所獲得的差價收益。舉例來說,如果您以1000加元購買一檔股票,並以1500加元賣出,在扣除相關費用後獲得的500加元即為資本利得。
只有在實際出售資產後,這筆利得才會被視為“實現獲利”,並需繳納資本利得稅、而尚未出售的資產則屬於“未實現獲利”,暫不需要納稅。
這項稅收制度主要針對投資獲利,因此即便您的自住房屋升值,也可能享有免稅待遇。但若出售的是投資性房地產、度假屋或空地,所得利潤則須交稅。除房產外,還包括股票、債券、加密貨幣、NFT等資產。此外,某些不動產形式的資本資產也包含在內,例如藝術品、珠寶、收藏品等,若出售所得超過1000加元,也可能觸發資本利得稅。
如何計算資本利得稅?
在計算應納稅額前,您必須先確定實現了多少資本利得,這包括買入與賣出時所產生的所有費用。
資本利得的計算公式如下:
資本利得 = 處置收入 −(調整後成本基礎+其他費用)
處置收入:您出售資產實際收到的金額
調整後成本基礎/ACB:最初購入資產的成本,加上其他相關手續費(如佣金)
舉個簡單例子:
假設您以10加元購買300股股票並支付25加元佣金,ACB為3025加元。當你以30加元賣出300股時,處置收入為9000加元。因此,資本利得為9000 −(3000+25)= 5975加元。
而資本利得稅在加拿大,目前應納稅的比例為50%,因此你的應稅金額為50%×5975= 2987加元。
2987加元應稅金額作為你今年的收入,根據2025年加拿大聯邦所得稅率(個人),不同區間的收入納稅比例如下:
15%:適用於年收入在57,375加元以下者
20.5%:適用於年收入超過57,375加元至114,750加元
26%:適用於年收入超過114,750加元 至177,882加元
29%:適用於年收入超過177,882加元 至253,414加元
33%:適用於年收入超過253,414加元
根據以上例子,您的個人稅率為15%,則需繳稅2987×15%=448.05加元
如何減少加拿大的資本利得稅
您可能無法完全避免繳納資本利得稅,但您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減少所欠稅款:
方法一:利用免稅或退休帳戶進行投資
免稅儲蓄帳戶/TFSA:在TFSA中產生的投資收益(包括利息、股息和資本利得)完全免稅,提款也不需繳稅。不過,若持有美國股票,可能仍需繳納美方的預扣稅。此外,每年有繳納限額,超額將產生罰款。
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RRSP中的投資收益屬於“延遲交稅”,在提取資金前無需繳稅,提取時才按一般所得稅率進行繳納。投入RRSP的金額還可作為當年度的抵稅額,減少應稅所得。
方法二:用資本損失抵銷資本利得
如果您在某些投資上賺錢(產生資本利得),而在其他投資上虧損(產生資本損失),您可以用損失來抵銷利得,從而減少應納稅額。
若當年沒有足夠的資本利得可抵銷,也可將損失向前追溯最多三年或向後結轉至未來年度使用。
方法三:捐贈資產給註冊慈善機構
將股票或其他資產實物轉讓給註冊慈善機構,不僅可獲得抵稅憑證,還能避免因出售產生的資本利得稅。
由於轉讓不是出售,因此無需繳稅。捐贈金額將以當日公平市價為準,建議在操作前諮詢稅務顧問與該慈善單位。
方法四:執行稅損收割策略/Tax-Loss Harvesting
這項策略是透過出售已虧損的資產來創造可用的資本損失,用以抵銷其他利得,進而減輕稅負。
許多數位投資平台可自動追蹤並協助執行這類交易,但需注意避免表面損失。若您在賣出後30天內重新買回相同(或高度相似)的資產,加拿大稅務局/CRA可能不承認該筆損失,還可能引起審查風險。
方法五:與配偶共同擁有資產,分攤資本利得
若您與配偶共同擁有房產或其他資產,出售後產生的利潤可平均分配給雙方,降低每人個別的應稅金額。
例如:若一人獨自獲利超過25萬加幣,則有66.67%的利得需課稅。但兩人分攤後,每人未超過門檻時,稅率可能降回50%。
方法六:出售主要自住房產免稅
根據加拿大稅法,主要住所出售所得的資本利得可完全免稅。這包括自己居住的房屋、配偶、子女短期居住的小屋或避暑別墅(只要每年報稅時指定其為當年主要住所),但出租物業或投資房產則不適用此豁免。
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穩與通膨壓力持續上升的背景下,合理規劃資本利得稅不僅是財務管理的重要一環,更是保障家庭財務健康的關鍵策略。理解稅制、運用合法節稅工具,以及搭配個人或家庭的長期理財目標,不僅能降低納稅負擔,更能讓資產配置更具彈性與效率。隨著加拿大稅制持續調整,唯有主動掌握變化、善用制度,才能在資產增值與稅務優化之間取得最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