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通用汽車宣布將對其與上汽集團的合資企業進行重組,此舉反映出外國車企在中國市場面臨的競爭壓力。中國政府透過大規模補貼扶持本土汽車品牌,迫使多家外國車企撤出中國市場,通用汽車也面臨著這一新挑戰。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引發多個領域的變革,塑造了新的商業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會結構。我們一起,從科技創新中洞察社會轉型和升級的機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創新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以獨特、前瞻的科技視角,洞察科技時代下涌現的“創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朮塑造我們的未來,為大眾捕捉科技商業先機,探索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12月4日,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對外宣布,因中國市場的非現金支出和減記成本總額已超過50億美元,將對其與上汽集團/SAIC Motor的合資企業進行重組。此消息公布後,通用汽車 (GM) 周三盤前股價下跌1.34%,每股52.94美元。
近年來,中國政府通過大規模補貼,積極扶持本國品牌汽車製造商,旨在使它們成為國內市場的主導力量,同時在全球汽車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這一策略迫使多家外國車企逐步退出中國市場。過去六年來,包括美國、日本、韓國及歐洲的車企紛紛關閉或出售其在中國的工廠,並退出與本地企業的合資企業。如今,也是全球汽車巨頭之一的通用汽車在中國消費者轉向中國本土品牌後,所面臨的最新挑戰。
GM中國業務陷入困境
通用汽車表示,預計將對其在中國的合資企業進行價值減記,金額介於26億至29億美元之間。此外,該公司預計將花費27億美元進行業務重組,其中包括關閉工廠、減少不獲利的車型並優化投資組合。雖然通用汽車此前已宣布重組中國業務的計劃,但並未透露具體的關廠細節。
通用汽車在聲明中指出,“正如我們一直強調的,我們專注於資本效率和成本控制,並與上海通用汽車/SGM密切合作,重塑我們在中國的業務,確保能在市場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盈利。我們即將與合作夥伴達成重組計劃,預計2025年我們在中國的業績將較去年有所改善。”此外,該公司表示,合資企業有信心在不需要新增現金投資的情況下完成重組。
通用汽車強調,“相信該合資企業能夠在無需美國汽車製造商進行額外現金投資的情況下順利完成重組。”大部分的重組成本將在第四季度作為非現金特殊項目費用進行確認,根據通用汽車提交的文件,儘管這些費用和減記將影響公司的淨利潤,但不會對調整後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造成影響,這同時也是華爾街關注的關鍵財務指標。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過去,通用汽車逐步將中國市場打造為其全球業務的重要支柱。儘管面臨市場競爭的挑戰,通用汽車依然是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玩家,並持續對其業務進行調整,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通用汽車中國發展史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正處於快速發展和變革的浪潮中,尤其是汽車產業,正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和轉型。這個時期,中國汽車行業正處於快速增長的階段,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關口。
通用汽車於1990年代末期通過與當地企業成立合資公司“上汽通用”進入中國市場。隨着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通用汽車在2016年超越美國,成為其全球最大的銷售市場。當時,通用在中國擁有18家組裝廠,僅次於北美的19家。
1997年1月,上汽通用浦東金橋工廠正式開建。僅僅23個月后的1998年12月,第一輛別克新世紀轎車便下線,標志着上汽通用旗下的產品正式進入市場競爭。
作為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推動者,上汽通用自成立以來,取得了顯著成就。2001年,產銷突破十萬輛、2018年,年銷量突破千萬,到2020年,年銷量更是突破兩千萬。
自成立之日起,上汽通用與中國汽車市場一起發展壯大,并通過別克新世紀、君越、GL8,凱迪拉克SLS、CTS,雪佛蘭賽歐、科魯玆等明星車型,結合現代化技朮,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現代化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
作為一家國外汽車廠商,上汽通用在二十多年的發展中,不僅見證了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也獲得了出色的銷量成績。同時,它也是技朮的推進者。上汽通用在誕生的當天,也建立了泛亞研發中心。泛亞作為中國首家合資設立的專業汽車設計開發中心,專注於打造本土化的技朮,并且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擁有了整車及架搆、造型設計和動力驅動系統的全過程開發能力。
近年來,在電氣化領域,通用汽車也堅信“零排放”的未來。2016年至2020年間,通用汽車計划在中國市場推出10款新能源車,預計到2023年在華新能源車型總數將再翻一番。截至今年8月,通用汽車旗下新能源車在中國累計里程已經超過1億公里。為配合在中國新能源產品的陸續上市,上汽通用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發展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
但隨著中國政府支持的本土汽車製造商競爭愈加激烈,再加上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觀念發生代際變化,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業務已從盈利轉變為虧損。
通用汽車中國業務和合資企業的股權收入在2014年和2015年曾達到超過20億美元的高峰。然而,通用汽車在中國的市佔率(包括其合資企業)自2015年的約15%驟降至去年的8.6%,這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跌破9%。這一數字自2014年達到高峰以來下降了78.5%。通用汽車旗下的別克、雪佛蘭等品牌銷量下降幅度超過了與上汽集團、五菱汽車等合資企業的銷量下降。
在2023年之前,通用汽車在中國的唯一季度虧損發生在2020年第一季,當時因新冠疫情造成虧損1.67億美元,另外在2022年第二季也虧損了8700萬美元。通用汽車在中國的年銷量曾在2017年突破400萬輛,達到頂峰,但到了2023年,其年銷量幾近腰斬。今年,通用汽車報告稱,其中國業務的股本收入連續三個季度虧損,總虧損達到3.47億美元,其中第三季虧損1.37億美元。
與中國品牌競爭激烈
近年來,隨著中國政府提供的巨額補貼和消費者對一系列新車型的熱烈需求,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蓬勃發展,並迅速崛起為國內市場的主導力量,也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重要力量。
然而,這種政策和市場趨勢使外國汽車製造商面臨巨大壓力,迫使它們撤出中國市場。過去六年來,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的汽車製造商相繼關閉或出售在中國的工廠,並退出了與本地企業的合資企業。
通用汽車無疑未能倖免於這種壓力,並反映出中國汽車產業的巨大變革
今年前九個月,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虧損3.47億美元,而2017年時,它曾實現過20億美元的年利潤。這一劇變反映了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持續衰退,並表明公司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
根據另一份文件顯示,通用汽車在宣布減記之前,將截至2023年底與上汽合資企業的股權估值為64億美元。這一估值顯示出合資企業的價值大幅下降,反映出該地區業務的獲利能力已無法回到過去的水平,未來的發展仍將面臨更多挑戰。
但儘管面臨來自中國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通用汽車仍表示將繼續致力於在中國建立一個可盈利且可持續發展的業務。
在今年的8月,通用汽車的高層曾對外表示,儘管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但他們仍對在中國的業務前景保持信心。通用汽車首席財務官Paul Jacobson強調,儘管目前情況艱難,通用汽車的中國業務仍然具備成為有價值資產的潛力,但需要進行重組以提高盈利能力。“我認為通用汽車在中國可以盈利,這只需要我們做出一些調整。”
隨著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推出了功能豐富且價格實惠的車型,全球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壓力愈發加劇。過去十年中,通用汽車的中國業務從原本的盈利引擎逐漸轉變為財務負擔,這也讓公司在投資者面前承受了更大的審查壓力。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通用汽車宣布將與上汽集團合作,或許會改變其在中國未來的業務結構
在摩根大通組織的一次汽車會議上,財務官Paul Jacobson強調,“我們致力於在中國維持現金穩定,並在不依賴外部資金的情況下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然而,今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車在中國的虧損達到了1.04億美元,這讓該公司的高層感到失望,因為他們原本預期通用汽車能夠在中國實現盈利。在中國,我們一直在積極減少庫存,使生產與需求匹配,並降低固定成本,但顯然我們所採取的措施還不夠。”
雖然他沒有透露具體的重組計劃,但坦言,“我們已經看到市場份額的急劇下降,價格競爭也異常激烈,這意味著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通用汽車未來如何調整策略以應對這一挑戰,仍將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作為投資者,我們應該繼續密切關注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重組策略,並觀察其如何在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中調整自身運營模式。隨著中國本土車企的崛起,特別是比亞迪、長城汽車等品牌的迅速崛起,通用汽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本土品牌不僅在價格上具備優勢,還能提供更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電動車型,這對於依賴傳統燃油車型的外資車企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除了市場競爭的壓力,通用汽車還需要處理中國市場的消費者需求轉變。電動車和智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車輛的需求不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汽油車型,而是更傾向於具有創新科技和更高性價比的電動車。這要求通用汽車在產品設計、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等方面進行重大調整。如果通用汽車能夠成功地將其產品線轉型為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新能源車型,並且能夠在價格上與本土品牌競爭,則可能會為其盈利回升鋪平道路。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通用汽車要實現盈利轉型,還需要克服其他內外部挑戰。對此,企業的資金運作和成本控制變得尤為重要。通用汽車在中國的重組策略能否在不依賴外部資金的情況下順利進行,並帶來足夠的回報,將直接影響到其未來的業績表現。我們不僅要關注通用汽車是否能夠扭轉目前的虧損局面,還需要關注其在中國市場的長期增長潛力和可持續性,這將成為評估該公司投資價值的核心指標。
在如此動蕩的金融市場中,你會選擇怎樣投資?
一起深入了解資深投資者的交易策略。在投入股市之前,多認識金融市場,才可提高投資回報率。關注狂呼"思錢想後"欄目,緊密跟蹤股市走勢,尋找更多投資機會。
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投資不僅僅是為了創造財富,更是一種洞察宏觀經濟的態度,見證社會演變與科技發展。我們一起,從大變局中看清發展趨勢,希望從不確定中找到確定。
狂呼金融研究所聚焦於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金融與經濟對當今世界日益凸顯的影響。以全面、理性的投資視角,洞察分析每一個趨勢與機會,為廣大投資者創造更高質量、更獨特的金融投資觀點。
狂呼,比一部分人更快、更准地看清市場,讓大眾洞察金融經濟的核心。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