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北大效應”指的是一個行業,如果北大清華生進場了,行業的紅利期就會飽滿,而這恰恰好是你退出的最好時機。在自媒體行業已經成為北大人盯中的一塊大蛋糕,紛紛加入“戰斗”再加上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現後,同質化內容越來越多,一大批沒有信息價值、嘩眾取寵、靠人工智能自動化工具生成的無限垃圾內容,將會很快殺死一半以上的媒體。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最近流行一個新概念,“北大效應”。指的是一個行業,如果北大清華生進場了,行業的紅利期就會飽滿,而而這恰恰好是你退出的最好時機。聰明的網友們認為這個就是最新的反向經濟指標。我們以最近較火的視頻網絡平台作為借鑒,去分析這個“反向指標”的影響。
網友指出之前比較火的視頻平臺裡面也出現了很多自稱北大清華的博主。然而這個發生不久後,很多人都發現這些視頻平臺也已經進入了衰退。 在自媒體行業已經成為北大人盯中的一塊大蛋糕,紛紛加入“戰斗”再加上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現後,我們很可能會以光速般的速度進入衰退階段。
每個社交自媒體平台的紅利期都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早期無定位野蠻生長,在這個階段大家都是摸索狀態,只要發就有流量,這基本上是每個平台的起步期,無論發什么、無論自身的條件如何都有不錯的流量,都能賺到錢。 說白了,只要敢做,夠努力的話,絕對會抓到機會。
第二階段,早期的頭部博主開始成型,平台的定位也更加清晰,各大粉絲的需求也更加明確。這時候我們很容易看到,社會上的名人及明星大咖開始加入,這屬於平台的上升期,這類型博主的快速增長會提高內容創作的整體質量,這樣就會形成頭一波“拼質量”的內容。在這個階段,如何把握好粉絲的需求就會變成你在平台扎根成長的重要因素,如果抓不住的話,就有可能會在這個階段被淘汰。
第三階段,大街小巷都在討論,這就進入到了平台的平穩期,火熱程度就是連個外門漢看了都開始眼紅,都想進來分一杯羹。這樣就會導致,平台的內容產量會極速增加,在這階段不但要保持質量,還需要和新的一批博主“搏眼球”,如果你在前兩個階段沒有優化自己的流程,很大概率會在此階段快速被淘汰。
第四階段,開始出現很多極端的極速變現手段:如大V賣貨甚至出現的大V教你怎么做大V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利好出盡,往后內容越發的同質化嚴重。在這個階段,大家都是抱着做一筆大的就離場的心態,各自收割。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平台,都是屬於這個階段,上面都是在打“價格戰”,直接把各自的博主內卷內耗直至退場。
而近一兩年,各大名校學生加入自媒體,說明早已走過了第二、第三階段,也從側面表明了,現在同質化內容越來越多,一大批沒有信息價值、嘩眾取寵、靠人工智能自動化工具生成的無限垃圾內容,將會很快殺死一半以上的媒體!而真正能留下的,長久繼續成長的媒體人,又會剩下多少呢?
觀點1
“北大效應”的背后,是自媒體行業市場價值的巨變。北大人很聰明,市場嗅覺敏銳,總能第一時間能發現掙錢的路子。現在北大人“下場內卷”,與2018年奇葩說的火熱異曲同工。從2018年開始,奇葩說就變成了許許多多名校畢業生輸出價值觀的節目。什么北大清華都是小巧,哈佛都下場了。他們的履曆可以說是“紙上談兵,“輸出和現在社會有些不同但是也沒那么大不同”的價值觀,就是他們的創業項目。
社會價值觀本身是一種分配體系,大家自發的認可一套秩序,以社會利益和資源是個大蛋糕,價值觀就是切蛋糕的方式。但奇葩說各路辯手,大部分時候都在推翻,在批判,在說目前的切蛋糕方案不好。他們并不需要提出新方案,他們只需要推翻舊方案,然后上手切,趕緊切,哪怕最后不是按照他說的來的,他也賺了。所以價值觀輸出類的人,他只要推翻自己現在上不了刀的現有切蛋糕體系,然后上手猛切,切上一百刀再說。這就是所有“價值輸出”類型節目/網紅的生意經。
回看“北大效應”,當蛋糕再也無法做大,甚至慢慢縮小的時候,名校畢業生們為了分得更多的蛋糕,最快的辦法就做“價值觀”生意了。經濟是不是從2018年開始,就掉頭往下了,蛋糕最起碼再也做不大了。夸張一點的說,價值觀輸出類文化產品賺的,是目前社會財富體系下的最后一個銅板。
觀點2
“北大效應”的出現,讓內容創作提升了一個水平,對於現在互聯網同質化、參差不齊的內容有着很大的沖擊。互聯網已不缺內容。但真正有價值、正能量、原創性的內容其實并不多。各種重復的、過時的內容至今還大量出現在我們面前,重復、泛濫、枯燥已經是內容產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特別是很多營銷號,也包括很多大V。為了營銷而營銷,內容雖是原創,可讀性真心不高。內容同質化現象已經愈演愈烈,互聯網內容“多而弱,富有而不富裕”。
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對創新內容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北大效應”的出現,更有利於創作內容水平的整體提升,讓優質內容下場和大眾“內卷廝殺”,優勝劣汰,讓優質內容沉澱、讓垃圾內容淘汰,也算是創作路上曲線救國的有效途徑之一,大批自媒體創作者迫於壓力,應該盡快提升自身的內容質量和觀點輸出,而不是日復一日地生產無效價值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