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助學金事件,引發貧困生助學金背後的巨大爭議!

天津助學金事件,引發貧困生助學金背後的巨大爭議!

發布日期:

想法 Ideas


要點:
近日,天津中德應用技朮大學的一名貧困生因舉報助學金分配不公而引發社會關注。而正當大眾開始質疑學校評定結果時,當事人朱同學回應質疑時的一系列不當表現,把關注焦點從討論助學金機制轉向了他本人。一直以來,大眾對貧困生的定義通常涉及“窮人不應該過好生活”或“貧困生不應該使用高檔產品”,尤其是對於學校的助學金,一般認為其主要作用是幫助貧困生維持學業和基本生活,而天津此次事件的發生,也引發了大眾的和再次思考。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近日,中國的“助學金事件”在社會上掀起了持續的關注浪潮,成為廣泛熱議的話題。人們對於這一事件的關注不僅僅是出於對弱勢學生群體的同情,更是對高校教育公平問題的深刻反思。這次事件凸顯了在教育資源分配中存在的不公與貧困學生所面臨的困境,引發了社會各界對公平正義的深切關切。

更為激烈的是,在公眾討論中,有關貧困學生是否應該使用助學金進行“高消費購物”的爭論尤為引人注目。這一現狀不僅僅是對特定事件的關注,更是引起大眾長期以來對“貧困學生”與“高消費”兩個看似對立面的重新審視與思考。

中國高校對貧困生的界定
國家資助政策作為補助形式,旨在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但近年來,助學金分配中的不公平現象,以及領取助學金的高校學生出現高消費的行為也頻繁引發爭議。

中國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布的“2022年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各類助學金共資助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學生1380.71萬人,資助金額高達499.77億元。目前,中國在高等教育本、專科階段建立起多種形式有機結合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針對學費、住宿費等問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為輔,以解決貧困學生的資金困難問題。

而國家助學金,主要用於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學生的助學金,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具體標准,高校由中央財政部商有關部門確定,地方高校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

其中,各大高校對於申領助學金的審核評議流程有不同設置,“學生投票”這一評選流程也并非是所有高校都必備的規定。對於助學金的申領流程,中國某高校學生表示,學校會成立五人的評議小組,學校負責的老師和輔導員都會核查資料,確保拿到助學金的同學符合標准,沒有同學投票的環節也會公示結果。但隨著助學金領取的人數越來越多,確實有個別領取助學金的同學消費水平不低的情況。

對此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有一些網友認為,應該讓公眾關注“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及“助學金的推選是否通過投票方式決定”,而不是在背后搞人情世故、潛規則。對於各大高校貧困生的遭遇,許多網民除了表達同情,還分享了自己學校助學金分發不公的情況。有人分享自己學校的助學金全部給了關系戶,“我們寢室的一個女孩因為有親戚在學校,拿了助學金,每天雞蛋牛奶不斷,學校還給她買了800多的羽絨服。但隔壁寢室的女孩只領到一件棉衣,一整個冬天都在穿同一件,餓到每天只能吃饅頭卻依然申請不到助學金。”

與此同時,當“助學金”遇上“高消費”,也有一部分網友將矛頭指向領取助學金的貧困生,認為“真正口渴的人是不會拿水來澆花”,認為家庭經濟困難就應該省吃儉用。也有網民分享,曾看到同學剛拿到助學金就叫上朋友去KTV,一晚上把錢全花光了,讓助學金完全失去了意義。

貧困生是否能“高消費”?
一直以來,大眾對貧困生的定義通常涉及“窮人不應該過好生活”或“貧困生不應該使用高檔產品”,尤其是對於學校的助學金,一般認為其主要作用是幫助貧困生維持學業和基本生活,類似於抗震救災的捐款,需要做到“專款專用”。

在近日中國發生的“天津助學金”事件中,有許多網友表示,貧困生也可以偶爾有一次高消費,畢竟貧困生也是正常人,也希望體驗一次美好生活,因此偶爾進行高消費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助學金本身就是為貧困生提供的,因此他們有權自行支配這筆錢,不能因為他們曾經貧困就要求他們一直過貧困的生活。

然而,也有很多网友表示,贫困生并非不能进行高消费,而是要看他们将钱花在何处。如果是用于报考资格证书或参加兴趣班以提升自己,相信没有人会有异议。但是在与学习无关的领域进行高消费就显得没有必要,尽管大家都了解苹果手机的好处,但普通手机同样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其次,像高級電腦、平板或是年輕人熱烈追求的名牌運動鞋及奢侈品,更是讓人質疑“貧困生領取助學金”的動機。因此,贫困生花费大量资金购买中高端價格的商品可能会让人怀疑其是否虚荣心过重。此外,很多家庭条件虽然不能算贫困但也不富裕,可能都不愿意进行高消费,因此贫困生使用资助上学的款项进行高消费,哪怕只有一次,也可能引起人们的反感。

實際上,助學金的定義是為“幫助貧困地區困難家庭的孩子獲得基本生活保障以完成學業的專項基金”,而助學金的資源是有限的,只能用於有需要的人群。作為一個申請助學基金的貧困生,高消費行為實際上改變了助學金的真正用途,也等同於對助學金的浪費。而取消具有高消費行為的貧困生申請助學金的資格,實際上也是為了將有限的基金用於真正有需要的人,確保資源更有效地服務於貧困家庭的孩子。這一決策旨在維護助學金的公正分配,確保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在借錢問題上,有一句常言“對外借錢,救急不救窮。”這并非是拒絕救濟窮人,而是指不願意借錢給“有實力掙錢卻甘當窮人的人,或者掙錢實力有限卻過於高消費的人”。這種觀點反映了對於資金援助行為的一種謹慎態度,特別是對於那些雖有能力改善經濟狀況但卻選擇過於奢侈的個體。這也引發了對於貧困生助學金的討論,提醒人們審慎對待資源分配,確保有限的資金真正用於有需要的人身上,而不是被濫用或浪費,進一步引發了對社會幫助機制的思考,如何更公平、更高效地幫助那些真正需要支持的人,是一個需要深入探討的話題。

中國部分高校的助學金頂替事件的曝光不僅揭露了高校內存在的不道德行為,即利用職權和關系將助學金轉移給不需要的人,更違背了教育公平和公正的原則。中國相關教育部門已對涉事人員做出了嚴肅處理,并決定追究相關責任。這一事件引發了對高校內部管理和監督機制的反思,同時也促使社會對教育公平的關注,給廣大高校助學金敲嚮了“警示之鐘”。在這個背景下,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更加全面地加強對助學金的監管,以及建立更為嚴格的審核和評估機制,以確保助學金真正惠及有需要的學生。這也提醒我們對教育公平的追求不僅僅停留在揭露問題上,更要從根本上加強對教育資源的公正分配,為學子提供更公平的學習環境和機會。

觀點1

貧困生助學金事件,不僅影響到“助學金”本身,也有可能隨著事件的曝光,影響到當事人。以中國近日發生的“天津助學金事件”為例,關於當事人朱同學的負面消息層出不窮,甚至讓他承受了巨大的“網絡暴力”。在一個完全保密的網絡環境中,朱同學失去了他所有的個人隱私,他的每一個動作都似乎被某個不明身份的人密切監視。一旦有人察覺到他的任何不當行為,他們就會煽動網民對他進行公開的批評和譴責,好像朱同學已經不再是一個人,而是變成了他們釋放情感的“宣洩垃圾桶”。

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金子是純金的,為何大家對像朱同學這樣的貧窮學生如此嚴苛,僅僅是因為他并不是“完美的受害者”。而此次的“天津助學金”事件不禁讓人回想起了當年在中國范圍內廣為人知的“馬加爵事件”。馬加爵是一名來自貧困背景的大學生,具有孤僻和不合群的性格。在舍友和班級的持續排擠下,他最終精神崩潰,并對自己的同學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在2004年的一個寒冷的二月,中國昆明市云南大學的校園內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血案。在該校一所學生宿舍的衣櫃中,意外地發現了四名年輕的男學生的尸體,而背後兇手竟然是同一個宿舍的馬加爵。

許多人對馬加爵的殺人行為感到震驚,不明白為何他會在恨意的驅使下走上這條毀滅性的道路。更讓人無法想象的是,這場慘劇的根源竟然是一場誤會。馬加爵和邵瑞杰同居一室,多年的相處使馬加爵將邵瑞杰視為知己。然而,邵瑞杰性格直率,不懈於對馬加爵直言不諱。有一次,几人在打牌的時候,邵瑞杰毫無顧忌地指出馬加爵的性格有問題,這讓馬加爵的自尊心受到了沉重打擊,心生恨意。在那之后,邵瑞杰進一步指責馬加爵,表示如果他的性格沒有問題,龔博為何沒有邀請他參加生日派對。這對馬加爵來說無異於火上澆油,激發了他深藏已久的怒火。經過一段時間的策划,馬加爵終於開始了他的復仇之旅。邵瑞杰和龔博因觸及馬加爵的痛處而喪命,而唐學李與楊開紅則是無辜的犧牲品。

與當年的馬加爵相比,現在朱同學所面臨的困境更為嚴峻,他不僅遭到了班級的冷落,還受到了網友的指責。因此,作為旁觀者,我們都應該對朱同學展現更多的寬容和客觀看待,如果朱同學被迫成為“第二個馬加爵”,那么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觀點2

值得關注的是,“高校助學金”的分配并非是一個簡單而直接的過程。此過程牽涉到多個因素,包括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學業表現和個人素養等。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涉及一些難以量化或模糊的情況。

但是,這并不代表助學金分配不公,而是需要一個更為完善、公正的制度來解決這些問題。教育公平并非單一問題,需要從多個角度思考和解決。同時,高校也需要考慮學生自身的行為和態度,比如在中國近日的“天津獎學金事件”中,當事人朱同學舉報中提到舍友并非貧困卻獲得助學金,在一定程度上也出自他維護自身利益而進行的對外行為。

事實上,朱同學除了對外表達他的觀點,還可以通過積極表現、提高學業能力以及全面素質的提升等途徑來增加獲得助學金的機會。對於這一問題,社會需要更多理解和寬容,而非簡單指責和批評。同時,對於教育資源的分配問題也需予以關注。在當前教育體系下,一些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的確給部分貧困家庭的孩子帶來了困擾。

因此,在解決助學金分配問題的同時,社會及相關高校也應注重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只有通過加大教育投入,強化教育資源的平衡分發,方能真正實現教育公平的目標。社會各界齊心協力,為每位孩子創造一個更為公平的教育環境,只有當每位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資源和機會時,中國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公平的理念。

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對教育公平問題的關注和宣傳,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教育公平事業貢獻力量也是迫切需要的。近幾年來,高校頻發的助學金不公事件不僅是一場簡單的“公平”鬧劇,更是需要我們深入探討教育公平的問題。各大高校需要從助學金分配機制、學生自身行為和態度、教育資源的平衡分配等多個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返回網誌
1 / 8
  •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1 / 4
1 / 4
  •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