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肉會導致心臟病病發概率?

紅肉會導致心臟病病發概率?

發布日期:

健康 Health


要點:
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的分析指出,每週僅攝取兩份紅肉和加工肉品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引發多個領域的變革,塑造了新的商業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會結構。我們一起,從科技創新中洞察社會轉型和升級的機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創新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以獨特、前瞻的科技視角,洞察科技時代下涌現的“創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朮塑造我們的未來,為大眾捕捉科技商業先機,探索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儘管眾所周知美國人熱愛肉類,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近年來已在飲食習慣上有所調整。全球而言,平均每位美國人每年消耗92磅的肉類,這其中包括超過265隻動物。顯而易見,家禽在這肉類盛宴中佔據主導地位,成為美國人餐桌上的焦點。

儘管如此,這並非代表美國人已經完全放棄紅肉或加工肉品。紅肉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象徵美國的繁榮,雖然自70年代以來對牛肉的熱情有所下降,但人們對於美味的烤牛排、多汁的漢堡以及夾在麵包中的冷切牛肉仍然情有獨鍾。根據2012年的一項調查,大多數受訪者表示,他們每週至少吃一到四次紅肉,這還不包括家禽和魚類。

然而,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的分析指出,每週僅攝取兩份紅肉和加工肉品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此外,家禽也被證明不是完全無害的替代品。

紅肉威脅?
研究人員進行了對29,682名參與者的六項隊列研究,探討其飲食習慣和健康狀況。這些參與者於1985年至2002年間接受了調查,並在隨後的追蹤中一直延續至2016年8月。

有趣的是,研究發現每週攝取兩份加工肉品會使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7%,絕對風險差異約為2%。而每週攝取兩份紅肉的風險增加3%,絕對風險則約為1%,家禽的風險也呈現相似趨勢。然而,食用魚類並未顯示出風險增加。

研究人員進一步探討了全因死亡率,發現攝取紅肉和加工肉品會使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3%,而食用家禽或魚類則沒有明顯差異。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維克多·鐘指出,調整這些動物性蛋白質食品的攝取量可能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過早死亡風險的重要策略。

但與此同時,去年有一項研究卻顯示吃紅肉是沒有風險的
這項綜合分析刊登在十月的“內科醫學年鑑”上,結合了四項試驗和研究的系統性回顧,主要聚焦於紅肉和加工肉類消費與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死亡率之間的關聯性。

在其中一項綜述中,研究人員納入了總共54,000名參與者,審視了12項試驗,結果顯示肉類消費與心臟病或癌症風險之間沒有明顯相關。在其他三項研究中,他們分析了總計400萬名參與者的全因死亡率研究。儘管發現風險降低幅度微小,但相關性仍不確定。最終,研究人員的結論是,聯繫相當微小,風險水平較低,且缺乏高品質的證據支持。因此,他們建議成年人繼續以目前的水平食用紅肉和加工肉類,並認為沒有理由為了健康而減少消費。

達爾豪斯大學的流行病學家兼研究通訊作者布拉德利·約翰斯頓/Bradley Johnston表示,“這不僅僅是針對紅肉和加工肉類的又一研究,而是一系列高品質的系統性評價,得出的建議更加透明、穩健和可靠。”

然而,這項研究受到許多營養學家以及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癌症協會等組織的強烈反對,他們要求暫緩發表。哈佛大學營養系主任弗蘭克·胡/Frank Hu表示:“這項新的紅肉和加工肉類的建議基於有缺陷的方法和對營養證據的誤解。”

營養專家給出的結論
首先,這兩項研究都指出,減少對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取可降低早逝風險,儘管降幅微乎其微。不同之處在於如何向公眾溝通這種風險,以及個人應如何管理日常飲食。科學共識確實指出紅肉和加工食品與罹患癌症和心臟病的風險較低。這是被廣泛接受的事實。然而,這與每個人是否應該食用這些肉類的問題不同。

舉例來說,如果改變飲食習慣能夠將心臟病風險降低3%,這意味著從統計數據來看,只有百分之三的人會實際受益。絕大多數人可能不會。這正是“內科醫學年鑑”試圖傳達的觀點:目前的指引在個人層面上可能不會產生顯著變化。

另一方面,若將這種風險擴及到整體人群,其正面效應將變得令人驚嘆。針對美國總人口3.27億人,心臟病風險降低3%即代表減少9,810,000人罹患心臟病。由於健康建議是針對整體人口,因此專家們將公眾整體性的建議視為有道理的。

“不良食物聖經”作者亞倫·卡羅爾/Aaron Carroll在這個主題上發表了許多文章,他的建議是,“如果您每天攝取大量紅肉,可能需要考慮減少。如果您每週攝取的量較少,那麼您可能無需太擔心。”

因此,專家建議大眾“飲食需均衡”,切勿過度食用肉類,需要適當多吃一些深色蔬菜、藻類和菌菇以補充營養。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引發多個領域的變革,塑造了新的商業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會結構。我們一起,從科技創新中洞察社會轉型和升級的機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創新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以獨特、前瞻的科技視角,洞察科技時代下涌現的“創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朮塑造我們的未來,為大眾捕捉科技商業先機,探索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返回網誌
1 / 8
  •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1 / 4
1 / 4
  •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