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非洲長期聚焦傳染病防控,但近年來2型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迅速蔓延,成為亟需關注的公共衛生新挑戰。
長期以來,人們的健康焦點多集中在愛滋病毒和結核病等傳染性致命疾病上。然而,今年二月初,約700名政策制定者、學者與慈善家齊聚盧安達首都基加利,聚焦於一個日益嚴峻但相對被忽視的議題:非傳染性疾病的迅速蔓延,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驚人增長。
在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糖尿病正逐漸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隱形危機。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這一疾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帶來了深刻的社會和經濟影響。了解這場迅速擴大的健康挑戰背后的多重因素,既是對非洲人民生命健康的關切,也是推動全球醫學進步的重要契機。
非洲糖尿病危機:快速上升的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或Type 2 diabetes mellitus,簡稱T2D或T2DM,是一種慢性代謝疾病,患者特徵為高血糖、相對缺乏胰島素、有胰島素抗性等。常見症狀有煩渴、頻尿、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可能還包括多食、疲倦、或有治不好的痠痛,以上症狀通常會慢慢出現。更嚴重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突然發生高滲性高血糖狀態,但卻不太會併發糖尿病酮酸血症。
近年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現出顯著上升趨勢。據最新研究統計,該區域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從1980年的約400萬飆升至2021年的2360萬,預計到2045年將突破5490萬,几乎增長四倍。這一增長速度遠超全球平均水平,顯示出糖尿病在非洲已由過去相對罕見的疾病,迅速演變為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
糖尿病病例的激增與非洲快速城市化密切相關。隨着更多人口遷移至城市,傳統以體力勞動和天然飲食為主的生活方式逐漸被久坐不動、高熱量、高脂肪的西方飲食所替代。此外,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導致體育鍛煉減少,肥胖率上升,這些都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風險因素。城市化進程加劇了這種生活方式轉變,直接推動糖尿病發病率攀升。
近年來,非洲部分國家近年來經濟增長顯著,居民收入增加帶來飲食結搆的變化,即所謂的“營養轉型”。大量加工食品和含糖飲料普及,導致高糖、高鹽、高脂肪攝入增加,進一步加劇代謝疾病風險。同時,經濟差距依然巨大,低收入群體難以獲得健康飲食和醫療資源,使得糖尿病負擔在不同社會階層間呈現不均衡分布,增加了疾病控制的復雜性。
與此同時,非洲許多地區醫療基礎設施不足,專業糖尿病診斷和管理能力有限。糖尿病早期症狀隱匿,缺乏普遍篩查使得大量患者在出現嚴重并發症時才被確診,增加治療難度和醫療負擔。加之對糖尿病知識的普及不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限,導致疾病控制效果不佳,病死率和致殘率不斷攀升。
面對糖尿病快速蔓延的嚴峻形勢,這場公共衛生挑戰亟需引起高度重視,同時也為深入理解2型糖尿病的機制提供了寶貴契機,有望推動更有效、綜合性的預防與治療策略誕生。
2型糖尿病的遺傳突破:從自然病程到精准治療
倫惇瑪麗女王大學遺傳學教授法圖莫/Segun Fatumo目前正在領導烏幹達和馬拉維的2型糖尿病研究,他表示,這些患者中有許多尚未使用過藥物,這意味著他們的病情進展尚未通過藥物改變。他說,“這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窗口來了解該疾病的自然史,它如何發展、進展以及如何對不同的環境和遺傳因素做出反應。”
非洲大陸顯著的遺傳多樣性也可能為糖尿病研究帶來機會 。“由於人類在非洲生活的時間最長,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累積遺傳多樣性,而這種多樣性是一座科學金礦。”Segun Fatumo說。
針對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群的研究已經對2型糖尿病生物學的一些基本理解提出了挑戰。雖然這種疾病傳統上與肥胖有關,內臟脂肪在肝臟和胰臟中不斷積累,逐漸影響胰臟產生胰島素和控制血糖水平的能力,但這似乎並不是許多非洲患者患病的驅動因素。
2019年, 一項針對加納、奈及利亞和肯亞5000多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型遺傳學研究指出,一種名為ZRANB3的特定基因與該疾病有關。研究表明,有些人攜帶ZRANB3變體,這意味著他們要么產生更少的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要么難以維持足夠數量的此類細胞,從而使他們對血糖激增的反應較弱。
因此,該基因可能代表一種潛在的新藥物靶點,布萊根婦女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員蒂娜什·奇科沃雷/Tinashe Chikowore說,她同時也是該地區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的負責人。他說,“我們現在需要找出有多少糖尿病患者攜帶這種非洲特有的突變,包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群和世界各地的非洲血統人群。”
事實上,非洲男性似乎也特別容易罹患這種疾病。今年早些時候,據一項針對來自四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6500多名中年成年人的研究,該研究發現,除了家族病史之外,男性身份是2型糖尿病風險的最大預測因素之一。
專家表示,對此有許多可能的解釋,從尚未發現的基因變異到胰臟的生理結構。後者理論源自東非的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有些男性儘管體重正常,卻患上了第2型糖尿病。烏幹達醫學研究委員會與英國研究人員合作正在進行一項研究,測量這些男性的胰臟大小並評估其功能。“這些病例似乎與脂肪無關,所以我們想嘗試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專家表示。 “是遺傳因素嗎?還是胰臟的發育方式?一些科學家認為,這與早期營養不良有關,營養不良會影響β細胞的發育,導致其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
除了揭示新的治療途徑之外,了解這些病例還可以改善篩檢工具。目前,診斷和評估2型糖尿病進展的黃金標準方法是空腹血糖測試(測量空腹血糖)和HbA1c血液檢查(檢測一種名為HbA1c的化合物的水平,該化合物可指示隨時間變化的血糖水平)。但事實證明,此類測試在某些人群中是無效的。
去年的一項重要研究 強調,大量非裔被診斷出患有2型糖尿病的時間比實際年齡要晚得多,因為他們缺乏一種名為G6PD的酵素。這種基因變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地區相對常見 ,因為它可以預防嚴重的瘧疾,但也會降低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使人的血糖水平看起來比實際上更健康。研究表明,許多患者最終會出現可預防的併發症,例如可能導致失明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同時,南非醫學研究委員會教授兼首席專家科學家朱莉婭·戈德克/Julia Goedecke等研究人員發現,使用空腹血糖來診斷非洲女性的2型糖尿病往往是無效的,因為這種方法假設患者攜帶大量肝臟脂肪。 “空腹血糖通常被用作糖尿病風險的標誌,但這是因為肝臟脂肪是空腹血糖水平的主要驅動因素。”Julia Goedecke說。 “對於非洲人來說,這實際上是一個糟糕的指標,因為大多數患有糖尿病的女性肝臟脂肪含量低,所以如果只測量空腹血糖值,往往會錯過糖尿病。”
許多此類病例不是由肝臟脂肪引起, 而是由於清除血液中胰島素的能力受損,導致人們的胰島素水平已經異常高。Goedecke和其他人目前正在進行一項研究,研究對象包括來自南非索韋托鎮、加納各地社區的男性和女性,以及移民到德國和荷蘭的加納人。他們將在數年內定期評估一系列生物特徵。Julia Goedecke說,“我們希望這些數據也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這種疾病的機制,並提出乾預措施來預防這種疾病。”
雖然整個非洲的糖尿病研究應該會對該地區的患者產生直接影響,但不少專家認為它也可以造福所有糖尿病患者。例如,了解為什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女性似乎更能抵抗肝臟脂肪的增加,可以促進開發能夠改善其他種族代謝健康的藥物。“多樣性意味著兩端:易受影響的人和受到保護的人。我們在非洲找到這些人的幾率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高。”此外,為了說明可能實現的成果,奇科沃雷列舉了非洲人群的基因研究如何促成了一類新型降膽固醇藥物的開發,其中一家公司甚至探索利用基因編輯來治療患者。
在全球公共衛生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今天,非洲2型糖尿病的研究不僅是對這一大陸疾病負擔的回應,更是一扇通向全人類健康未來的大門。通過深入挖掘非洲丰富的遺傳多樣性,我們有望突破傳統認知的局限,揭示疾病的復雜機制,推動個性化醫療的發展。這不僅能夠改善非洲患者的生活質量,更將引領全球范圍內糖尿病防治策略的創新。未來,跨地域、跨學科的合作將成為關鍵,讓科學的力量真正轉化為普惠的健康福祉,造福更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