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穆迪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反映高利率與財政失衡風險加劇,市場信心面臨新一輪考驗。
在全球經濟前景日益不確定的背景下,各國財政可持續性問題重新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核心焦點。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長期以來憑借其“無風險資產”的地位吸引着世界資金。然而,隨着聯邦債務負擔不斷攀升、財政赤字連年擴大,外界對其財政穩健性的信心正在動搖。在此背景下,國際評級機搆對美國信用狀況的評估,已成為市場衡量其財政前景與投資風險的重要參照。
評級機搆穆迪/Moody’s Ratings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最高等級“Aaa”下調一級至“Aa1”,理由是高利率環境加劇了聯邦政府的融資壓力,債務展期成本持續上升。消息公布后,金融市場迅速作出反應,美股主要指數期貨走低,國債收益率上揚。盡管華爾街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此次降級在預期之內,但普遍擔憂其將進一步削弱市場信心,增加資產價格波動風險。
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至Aa1
穆迪公司/Moody’s Corporation是美國評級業務的先驅,也是當今世界評級機搆中最負盛名的一個。它不僅對美國的各種債券和股票進行評級,還將評級業務推進到國際市場。評級級別由最高的Aaa級到最低的C級,一共有21個級別。評級級別分為兩個部分,包括投資等級和投機等級。
其中,Aaa級別代表最高的信用評級,表明債券發行人或債務工具具有極低的違約風險,投資者風險極低。,通常由穩定的政府或極具實力的公司所獲得。Aa1表示信用質量很高,有較低的信用風險。本金利息安全。但利潤保證不如Aaa級債券充足,為還本付息提供保證的因素波動比Aaa級債券大。
近日,作為美國三大信用評級機搆之一的穆迪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Aaa”下調至“Aa1”,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此次調整雖然僅下調一級,卻折射出美國政府財政狀況持續惡化所引發的系統性擔憂。
穆迪在聲明中指出,美國政府債務總額和利息支出水平持續攀升,已遠超其他同等級主權國家,凸顯長期財政赤字未解的結搆性風險。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可能導致投資者要求更高的收益率以彌補風險,從而推升美國國債的融資成本,并對股市等其他資產類別的投資情緒造成抑制。
評級下調消息一出,金融市場迅速反應。基准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槃后交易中上升3個基點至4.48%、代表長期債券表現的iShares 20+年期美債ETF下跌約1%,而追蹤美股基准指數的SPDR S&P 500 ETF Trust也微幅下跌0.4%。
穆迪分析師強調,美國曆屆政府和國會未能就遏制赤字和控制利息支出的有效方案達成共識,現有財政提案也缺乏對強制性支出和長期赤字的實質遏制措施。他們警告稱,若無結搆性改革,美國主權信用風險將在未來几年進一步上升。
美國巨額赤字
近年來,在聯邦債務規模持續膨脹與利率水平上升的雙重壓力下,美國國債利息支出大幅增加,進一步推高財政赤字。據美國財政部數據,自2024年10月1日開啟的新財年開始以來,聯邦預算赤字已累計高達1.05萬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盡管上月關稅收入出現短期增長,略微緩解了財政失衡,但整體赤字趨勢依舊嚴峻。
穆迪在下調評級展望的聲明中指出,若“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獲得延續,這也是穆迪的基准預期情景。未來十年內,美國的結搆性財政赤字(不包括利息支出)將可能額外擴大約4萬億美元。這意味着,赤字惡化將不再是短期現象,而可能成為長期困擾美國財政穩定的根本性問題。
穆迪進一步預測,到2035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將占GDP比重上升至約9%,較2024年的6.4%顯著擴大。其中,債務利息支出持續攀升、老齡化社會帶動的福利開支增長,以及收入增長乏力是主要推手。屆時,美國聯邦債務總額預計將相當於GDP的134%,遠高於2024年的水平。
此外,在評級調整的背景下,財政政策博弈仍在加劇。上周五,由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預算委員會否決了前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全面減稅議案,該議案主張延續2017年啟動的減稅措施,作為其經濟政策核心。此舉突顯了當前美國政府在控制赤字與刺激經濟之間所面臨的尖銳分歧。
美國國債需求減少
盡管穆迪此次調整只是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Aaa”下調至“Aa1”,并未觸及實際評級等級,但在市場人士看來,這一舉動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布萊克利金融集團首席投資官指出,美國當前正面臨海外投資者對國債需求下降的結搆性問題,同時必須持續應對不斷擴大的再融資壓力。穆迪的表態無異於對華盛頓發出警告:若無財政紀律重塑,美國的債務問題將持續惡化。
事實上,自2024年以來,美國國債市場已開始顯現動蕩跡象。
4月初,隨着前總統特朗普推動新一輪對外關稅政策,市場預期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將再度升級,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快速上升。這一走勢不僅反映出融資成本的上行趨勢,也表明“全球避風港”地位的美債,正逐步失去部分投資者信心。與此同時,美元兌主要貨幣出現貶值,顯示國際資本開始重新評估對美國資產的配置策略。
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長期觀察市場動態的資深投資人將穆迪的宣布稱為“周五收槃后的重磅炸彈”,并預言這將在接下來一周引發連鎖反應。他認為,評級展望下調將削弱投資者對美國國債與美元的信心,進而推升避險資產的吸引力,如黃金等貴金屬價格有望迎來上漲。
從曆史角度看,穆迪對美國信用狀況的信任并非輕易動搖。自1949年起,該機搆就給予美國Aaa的“國家評級上限”,并於1993年開始對美國國債進行正式評級。在過去數十年中,即便美國經曆了金融危機與財政懸崖,穆迪也始終維持最高評級不變。本次下調展望,是其對美國財政未來可持續性的罕見質疑。
更值得關注的是,三大評級機搆目前對美國信用狀況的判斷已逐步趨於一致。此前,標准普爾在2011年首次將美國評級從AAA調降至AA+。2023年,惠譽也緊隨其后,給出相同結論。如今,穆迪也開始轉向謹慎,反映出全球信評體系對美國財政政策前景的信心正在遭遇系統性動搖。
穆迪此次下調展望并非短期市場情緒波動的產物,而是基於對美國長期財政軌跡的深度憂慮。在債務利息支出高企、稅收政策不確定、政黨對抗僵局長期難解的背景下,美國正面臨一個亟待結搆性調整的財政十字路口。若未能及時應對,“負面展望”或許只是更嚴厲信用降級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