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金融快訊Market Briefing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加里·詹斯勒 Gary Gensler 本週在國會作證時對,警告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立法者,他認為該機構被認為是美國企業界的最高監管機構,沒有必要的人員來防止濫用行為,並指出SEC與七年前相比,規模擴大了約3%,而市場的活躍度和復雜性則增長了50% 至70%。
這種狀況並沒有給Gensler 的加密貨幣戰爭帶來好處,到目前為止,這場戰爭基本上是失敗的,而且可能會繼續失敗,甚至他的前任傑伊·克萊頓 Jay Clayton 也曾將加密貨幣視為對美元霸權的威脅。
然而,在獲得這些假定批准的過程中,戰場上充斥著 SEC 的執法行動、訴訟、指控,以及該機構針對世界上一些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公司和交易所違反聯邦證券法的嚴厲指控,其中 包括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Coinbase 和總部位於開曼群島的Binance。
兩家公司都否認有不當行為,尤其是Coinbase 採取了極不尋常的舉措,特別是對於一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來說,公開與SEC 激烈對抗,並發起“與加密貨幣站在一起”運動,公開其問題並爭取公眾支持 為其 辯護。
Coinbase 可能願意參與這樣的公開爭吵,原因之一可能是這種情況實際上沒有既定的判例法。
Coinbase 不僅刪除了大量包含其和 SEC 法庭文件和法律文件的推文、播客和博客,而且其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布萊恩·阿姆斯特朗 Brian Armstrong 表示,考慮到 Gensler 的頑固態度以及機構領導層對加密貨幣“持非常敵視的態度”。在上週的一次 採訪中 ,他表示:“也許明年我們將有一位不同的 SEC 主席。”
阿姆斯特朗補充說,Coinbase 並不打算像許多其他加密貨幣公司那樣向海外轉移,以應對美國不友好的監管環境,但他堅持認為SEC 必須更好地圍繞其加密貨幣規則提供清晰度和合作,而不是拒絕加密應用程序和起訴加密貨幣交易所。
可以肯定的是,加密貨幣公司稱當前的監管環境具有 懲罰性且令人困惑,這並非不誠實。SEC 將加密貨幣稱為證券,其加密規則常常與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加密規則不一致。
阿姆斯特朗今年早些時候表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發表了相互矛盾的聲明,甚至在什麼是證券和商品方面沒有達成一致。”他補充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沒有發布明確的規則手冊,而是採取了一項監管措施。”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蒂姆·斯科特 Tim Scott 指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 越權、“奪取權力”和“扼殺創新”。他本週對 Gensler 表示,“我對你領導 SEC 的方式感到嚴重關切”,觀察到該機構缺乏問責制,以及 SEC 沒有履行“透明並響應國會監督”的義務。 其他參議員則更加支持,包括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俄亥俄州民主黨人謝羅德·布朗 Sherrod Brown,他表示“不良行為者不斷湧向加密貨幣”。
公平地說,加密貨幣和加密公司仍然是名副其實的狂野西部,Gensler 警告它們充滿危險並沒有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數據 顯示, 從 2021 年 1 月到 2022 年 6 月,超過 46,000 人報告稱因加密詐騙總共損失超過 10 億美元,沒有人可以聲稱過去幾年沒有充斥著大量的加密 詐騙 。
儘管如此,Gensler 對加密貨幣的焦土政策意味著,即使是善意的公司在向該機構提交引入新的加密產品和技術的申請時也會出現問題。很少有案件比八月下旬上訴法院的裁決更明顯, 其中 三名法官組成的小組認為 SEC 拒絕 Grayscale Investments 的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申請是“任意且反復無常的”。 接下來的首要問題將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是否能夠確定它應該擁有快速擴張的加密領域的權限,以及許多加密產品是否確實是證券。
SEC 前主席克萊頓最近在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他不太確定 SEC 會獲勝。“隨著事情的發展,很明顯比特幣不是一種證券,”他補充道,“加密貨幣是一種技術。”
市場觀察人士稱,Gensler 可能已經在加密貨幣問題上將自己逼入絕境,但作為華爾街的最高警察,即使他無法獲勝,他仍然可以通過不斷地呼籲來戰勝加密貨幣的敵人,至少在他離職之前是這樣。
“他顯然參與了對任何加密貨幣的影子禁令,”熟悉 Coinbase 與 SEC 之爭的內部人士表示。“我們在這些訴訟和加密貨幣申請中看到的是,SEC 不斷拖延或上訴,或者只是提出無休止的、不誠實的問題。想一想,如果你為Gensler 工作,你真的覺得批准任何加密貨幣感到舒服嗎?”他的預測是,“Gensler 將對所有這些案件提出上訴,直到他離開 SEC,一旦他離開 SEC,他將像其他人一樣,在加密領域找到一份高薪工作。”
在如此動蕩的金融市場中,你會選擇怎樣投資?
一起深入了解資深投資者的美股交易策略。在投入股市之前,多認識美股市場,才可提高投資回報率。關注狂呼“個股分析”欄目,緊密跟蹤美股走勢,尋找更多投資機會。
點擊此處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