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現在我們有了技術上的支撐,不再需要“問神靈””。一些研究表明,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全球范圍內宗教信仰的人數在減少。為了驗證他們的假設,研究人員進行了四項實驗。隨著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不斷增強,全球宗教的衰落可能會持續甚至呈現加速的趨勢。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引發多個領域的變革,塑造了新的商業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會結構。我們一起,從科技創新中洞察社會轉型和升級的機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創新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以獨特、前瞻的科技視角,洞察科技時代下涌現的“創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朮塑造我們的未來,為大眾捕捉科技商業先機,探索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自21世紀以來,宗教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大不如前。根據2007年至 2019年間進行的世界價值調查結果顯示,在調查的44個國家中,有39個國家對宗教的信仰正在下降。此外,在過去十年中,新加坡、冰島、智利和韓國等國家的“無宗教信仰者”比例上升了10%以上。而在美國,這一比例更是從2007年的16%上升到2019年的26%。從數據來看,宗教正在西方國家逐步“消失”。
幾千年來,對超自然生物、神靈的信仰和崇拜一直是人類生存的習慣,但宗教的衰落卻在我們身邊真實上演了。消失的宗教信仰背後,到底是什麼導致的?
消失的宗教信仰
技術進步作為一種潛在的解釋,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過去,人們會通過宗教信仰來尋求答案、解決問題。現在我們有了技術上的支撐,不再需要“問神靈””。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寫道,“當人們能夠利用技術來預測天氣、診斷和治療疾病以及製造資源時,他們可能會減少對宗教信仰和習俗的依賴。”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假設:降低宗教信仰的並不是技術本身,而是人工智能形式的自動化,它們在21世紀變得尤為突出。
研究表明,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全球范圍內宗教信仰的人數在減少。例如,在一些發達國家,人們的宗教信仰可能不如過去那樣普遍。此外,隨着科技和通訊技朮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渠道也在增加,這也可能導致人們的宗教信仰意識減弱。然而,也有一些人也認為,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因此人們的宗教信仰人數也可能保持穩定或者有所增加。例如,一些年輕人更加開放和多元化,對宗教的信仰意識可能更強。
為了驗證他們的假設,研究人員進行了四項實驗
首先,他們通過對超過 200 萬受訪者提出的“是或否”的調查問題,追蹤了2006年至2019年間68個國家的宗教衰落情況,“宗教是你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嗎?” 然後,他們將這些數據與每個國家進行相關聯。結果顯示,科技發展與全球範圍內的宗教信仰密切相關。
在下一個實驗中,科學家們僅關注美國宗教的衰落,比較了2008年至2016年的宗教信仰和科技領域的增長。結果顯示,科學技術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宗教信仰每十年就會下降約 3%。
在第三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在2009年至2020年間跟蹤了社區中的46680名個人,測量了他們的信仰以及他們在工作中接觸科技的程度。結果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事更多接觸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工作的人的宗教信仰下降幅度更大。
在第四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對一個組織內的238名員工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追蹤,直接監控他們對人工智能的接觸程度和宗教信仰。結果再一次表明,人工智能的發展與宗教信仰的下降有關。
所有已完成的研究總的來說,都強烈支持了本文的論點,即科技發展減少了宗教信仰。科技發展與多種宗教傳統(例如基督教、穆斯林和佛教)、世界地區(例如北美、南亞和大洋洲)以及分析水平的宗教衰落有關。此外,這個發現與其他學者的想法一致,包括曼尼托巴大學專業與應用倫理中心主任。他在今年早些時候曾撰文預測,一些人可能很快就會崇拜人工智能而不是神。例如,像 ChatGPT 這樣的生成人工智能已經具備了通常與神靈相關的特徵,比如不朽、看似無限的智慧,以及缺乏人類的弱點,比如疼痛和飢餓。隨著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不斷增強,全球宗教的衰落可能會持續甚至呈現加速的趨勢。
科技發展推動“無神論”
最早的宗教發源於人類文明的搖籃“兩河流域”,來自人們對未知的恐懼,對自然的不可抗拒。因此,在遠古時期,農耕和游獵文明就對着宗教信仰有着不同的理解。
對於農耕文明,影響生存發展的是天氣和自然因素,當天氣干旱的時候他們會進行最早的祭祀活動“祈雨舞”,期盼自然對他們的祭祀活動給予回應。與之相對的是,當大洪水來臨,制造災難和救助他們的,也會被奉為神明,比如“諾亞方舟”、大禹治水的故事。而游牧文明,他們更傾向於萬物皆有靈的看法,在狩獵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野獸,對他們的狩獵行動造成威脅,而獵人們通常是不能與大自然交流的,所以通常游牧民族主要與神靈們溝通的方式是通過“祭祀”這一特殊職業。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神也早就有了不同的意見。在生活還過得去的時候,宗教信仰對人民提供的幫助大多為思想上的,比如“我們從何而來,向何處所去”、“人為什么會痛苦,如何解脫”等等。在有助於封建君主統治,西方則更勝於東方,“君權神授”論的出現,讓人民在心理上接受了自己被統治的現實,安心回歸生活從事生產。與此同時,中國的做法則更早的從神論的領域邁向了思想的領域,更集中在皇權本身,這也是為什么西方的封建制度先於中國崩壞。
但是,在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過往信奉宗教的人已經慢慢轉為“無神論者”。
科技的普及和便捷性使人們能夠更容易地獲取信息和知識。過去,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們對宇宙和生命等重大問題的解釋,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更多地依賴於科學和理性的解釋,減少了對宗教解釋的需求。
其次,科技的發展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現代社會中人們更加重視物質和實際的成就,而宗教往往強調靈性和超越物質的境界。科技給予人們實現物質成功的工具,導致一些人對宗教信仰的需求減少,反之他們認為科技和物質成就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多的滿足感。
此外,科技的快速發展也可能帶來了對宗教觀點的挑戰。例如,科學的發展可能對一些宗教信仰中的神話、神蹟等產生質疑。人們可能更傾向於尋求科學合理的解釋,而不再把一切都歸因於神秘的力量。
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宗教信仰的下降。人們在互聯網上可以與來自不同背景和信仰的人交流,這可能促使他們思考不同的觀點,並開始懷疑自己的信仰。社交媒體還強化了世俗價值觀和物質主義,進一步減少了人們對宗教信仰的需求。
值得註意的是,以技術為導向的宗教運動與20世紀風格的邪教策略大相徑庭,可能更加危險。
當今的主要宗教,包括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佛教和印度教,都花了數百年的時間傳播。但如今,依靠互聯網技術和平台,可以讓一種“信仰”迅速傳播,甚至成為輿論導向。
阿拉伯之春、黑人生命也是命和#ClimateStrike等運動,就是通過利用了大眾日益增長的社會不公正感而擴大傳播規模。不管是左派還是右派,經濟不平等在全球範圍內變得越來越明顯,而科技正在將所有這些受眾連接到一起,並以“反抗”形式進行宣洩。這些運動不是依靠法律或經濟變革,而是依靠社會協議作為其首要成果。社會共識是強大的,代表了一種群體思維,當達到臨界點時,它可以迅速演變為“示威行動”。
如今,我們有能力將受眾規模擴大到極致,並可以即時訪問最能傳達信息的Reddit或Facebook群組。和以往不同,我們不再需要在中世紀歐洲的平原上徘徊尋找人們皈依,社交媒體已經將數十億人只需輕輕點擊一下屏幕即可聚集。一旦遇到不合法或者不符合道德的運動,科技的發展會使社會不公正變得更加明顯。雖然科技主導的社會運動還不是宗教運動,但它們為“變異”的精神運動奠定了基礎,以復制類似的價值觀和條件來擴大規模。
縱觀歷史,我們都在提倡相信科學、拒絕宗教神學的趨勢下進步。但有趣的是,曆史上几位很聰明的科學家,到了研究的尾聲,竟然都轉向了神學領域。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在科學界的泰斗愛因斯坦、牛頓都是我們最為熟知的物理學家,他們作出的貢獻足以推動人類數十年的發展。對於這兩位最杰出的物理學家,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他們晚年都不再致力於研究科學,而是把目光轉向神學,并相信這世界上存在“造物主”。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人類成長史猶如一個圓圈,隨着我們接觸到的東西越多,這個圓圈會越來越大,正因為圓圈越來越大,我們所想解謎的事情也越來越多。當太多的迷題阻擋中在我們面前并不能解開的時候,我們就會懷疑所處的環境,開始相信造物主的存在。我們所處的宇宙就像這個圓圈一樣,而我們人類在這個圓圈里面不過冰山一角,每當我們發現一個新事物的時候總會出現更多的未知現象。
同樣,牛頓在40歲那年開始研究天體運動,但礙於設備的落后造成嚴重的偏差,他已經知道繼續研究下去難有進展,於是把目光投向神學,如果站在上帝的視角,那一切都能迎刃而解。盡管牛頓晚年致力研究神學,但處於科學發展期的當時并沒有得到其他科學家的認可,隨后他寫了一些論著來證明該觀點,遺憾的是這些論著沒有公布於眾,所以就不了了之了。
種種事件,都不得不讓人覺得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在一些情況下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情況?
其實“科學的盡頭”就是“哲學認識論”的盡頭,哲學大多也是由以前的神學中誕生出來的。我們無法認識“存在之外”或者說不存在的東西,更或者說是存在本身,因此解釋這些概念時就無法避免添加當初神學中的一些元素。另外,我們也無法認識“發出認識的主體”,也就是我們自身。因為,想要認識某事物,都必須將其視為“對象”,而我們自己不可能將自己視為“對象”,但這反而造成自身認識的局限性。
因此,“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其實背后折射出的是這些偉大的物理學家自己認識到達盡頭的反應,更是人類自身認識局限的反應。這些科學家們在科學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他們并沒有止步於此。他們深入探索宇宙和人類的本質,思考人類的意義和存在,探尋上帝和信仰的意義。他們轉向神學研究,并在這個領域做出了一些令人驚嘆的成就。這些成就不僅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宗教和科學的關系,也給我們帶來了對生命和宇宙的更深刻的思考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