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生成式AI推動下,數字人正走向商業舞台,逐步取代真人主播,成為內容與電商革命的新引擎。
當生成式AI持續引發技朮革新浪潮,“數字人”正悄然成為下一場內容與商業革命的引爆點。從金融服務到文旅講解,從虛擬主持到帶貨主播,虛擬人技朮逐步滲透各行各業,尤其在直播電商領域,更被寄予“全天候、低成本、高效率”三重期待。
近日,百度攜手中國頭部網紅主播羅永浩生成的“羅永浩數字人”,正逐漸在直播電商領域超越真人主播的銷售表現。這背后,一場關於未來內容形態與消費邏輯的深度變革,已悄然揭幕。

百度AI Day重磅發布“羅永浩數字人”
在百度AI Day上,百度正式發布全球首位以超頭部主播IP打造的AI虛擬形象“羅永浩數字人”,并同步啟動“夢蝶計划”與“繁星計划”,試圖以數字人技朮為核心,全面賦能電商直播生態。
此次亮相的“羅永浩數字人”,是業界首個基於真人主播深度建模的虛擬形象,融合百度在語音合成、自然語言理解與3D智能建模上的最新成果,不僅在外貌、語氣、動作上高度還原本尊風格,更具備全天候直播、多語言互動、內容個性化生成等能力,有望突破頭部主播時間精力受限的瓶頸,釋放“人設IP×AI技朮”帶來的持續價值增量。
與市面上多數“數字人”直播不同,百度此次發布的高仿真虛擬人具備顯著優勢。傳統數字人多依賴固定腳本與重復表情動作,缺乏真實情感與互動感,觀感僵硬,甚至影響用戶體驗,導致不少平台對其帶貨行為設限。而百度依托“慧播星”平台與文心4.5大模型支撐的技朮體系,融合多模態生成、自主邏輯判斷與智能體調度,打造出真正“能思考、會表達、具備高說服力”的數字人形態。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今年4月首次提出了“高說服力數字人”的概念,稱其為“最令人激動的應用方向之一”。這一理念通過羅永浩的數字分身得以首次實現,預示着從“人助AI”向“AI成人”的直播新范式正在開啟。過去因技朮瓶頸而受限的數字人,如今借助生成式AI的強大動力迎來了商業化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而百度正是這場變革浪潮中的核心推動力量之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羅永浩數字人”直播創造了新的紀錄,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羅永浩數字人”直播創紀錄
近日,羅永浩與搭檔以虛擬人身份在百度旗下的電商直播平台“有選”進行長達六小時的直播互動,吸引了超1300萬人次觀看,累計創下超過5500萬元人民幣(約765萬美元)的銷售額。據百度透露,這場以數位分身主持的直播,不僅時間更長、互動更順暢,銷售轉化率亦明顯優於羅永浩上月以真人進行的首場直播,當時訂單量相對有限,且直播時長僅約四小時。
在直播過程中,“羅永浩數字人”和用戶的互動不止一次,當觀眾提及最近關注度很高的“蘇超”足球比賽時,數字人回應,“我知道蘇超最近挺火的,什么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熱梗挺多的,我建議國足也和蘇超學學。”介紹產品時,老羅和搭檔還可以相互配合,比如將可樂倒在T卹上展示防污能力,甚至可以盛好方便面遞給搭檔。
根據羅永浩自己透露,這場直播由AI生成的劇本式產品講解高達9.7萬字,由AI驅動的數字人動作高達8300個,几乎完美復刻了羅永浩的語調、口音和微表情,并預設了應對觀眾提問的智能應答系統,讓不少網友表示“真假難辨”。
這是羅永浩首次嘗試以虛擬人形象進行帶貨,他在微博上向其170萬粉絲坦言,“數字人的威力讓我有些害怕,甚至有些迷惘。”有專家認為,“對中國整個直播與數字人產業而言,這是一個關鍵轉捩點,堪比中國版OpenAI的DeepSeek的出場時刻。”
事實上,作為首位以數字人形式進行直播帶貨的頂流主播,羅永浩此次入局早已蓄勢已久。
早在5月18日,他現身百度杭州分公司,引發業界高度關注與熱議。翌日,羅永浩官宣與百度優選達成戰略合作,并宣布將於5月23日晚8點開啟首場數字人直播,正式以AI技朮為核心的方式踏入全新電商賽道。
這場合作不僅標志着羅永浩繼抖音、淘寶之后的新平台探索,更是其首次將“虛擬分身”作為主要載體的帶貨嘗試。而作為東道主的“百度優選”電商平台,自2023年5月25日成立以來,便明確定位於AI驅動的智能電商賽道。
據“交個朋友”機搆透露,雙方此次合作的起點正是對AI技朮在電商產業中潛能的高度共識。百度電商方面表示,將借助羅永浩在選品與直播領域的專業能力,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內容與商品。同時通過百度的智能電商基礎設施,帶動更多商家實現智能化轉型,推動直播電商邁入技朮驅動的新階段。
從羅永浩的視角看,這既是一場充滿挑戰的技朮試驗,也是其直播生涯中的又一次邊界拓展。而對百度而言,則更像是一場數字人時代的沖鋒號角,試圖借助“高說服力數字人”的理念,重新定義電商直播的未來想象。
數字人電商直播的未來
根據IDC預測,到2026年,數字人市場整體規模有望突破百億級別。而在“羅永浩數字人”正式亮相之前,京東“釆銷東哥”數字人的首場直播已於2024年年初吸引大量關注。目前,從短視頻平台到電商直播,再到內容創作領域,數字人技朮几乎已成為互聯網企業的“標配”。
AI虛擬人技術之所以受到追捧,關鍵在於能顯著壓縮直播運營成本。與傳統直播相比,公司不再需要高薪聘請主播或大規模製作團隊,也無需依賴實體場地或複雜的後製流程,並且這些虛擬形象能全天候不間斷地進行直播,極大提升了商業效率。例如,以羅永浩、董宇輝、李佳琦等為代表的頭部主播,其個人精力和出鏡時間有限,而數字人分身的加入,有望實現365天×24小時的持續直播,不僅提升效率,還可創造新的增量市場,進一步激活內容經濟生態。
百度副總裁平曉黎對此指出,數字人在諸多方面具備超越真人主播的潛力。“24小時超長待機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千人千面’,能在不同語言和場景下切換風格與內容。”她認為,這種靈活性將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個性化體驗。再加上數字人內置的AI大模型知識庫,不僅能還原主播風格,更能在知識覆蓋和響應速度上實現超越。她強調,這并非“替代”而是“共生”,百度的策略是推動“真人+數字人”的融合直播模式。
此外,從成本角度看,平曉黎透露,目前開展一場數字人直播,月度運營費用可控制在1000元左右,極具性價比。
目前,包括騰訊、百度在內的大型科技公司,以及一眾創業企業,也在密集推出面向直播、主持與內容創作的數字人解決方案。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數字人直播雖節省人力、提升效率,卻也面臨挑戰。
首先,沖動消費導致的退貨率偏高,成為直播電商長期擴張的隱憂。而隨着技朮門檻降低,行業難題逐漸從“能不能做”轉向“怎么規范”。此外,平台的態度也不盡相同。例如,抖音對缺乏觀眾互動的數字人直播設置限制,強調內容質量與真實性、快手雖然擁有“槃古”、“女媧”等AIGC產品,但也避免鼓勵低質量內容的泛濫、騰訊等平台則更注重用戶體驗與信任建立。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場上數字主播的技朮水平仍參差不齊,不少用戶在實際應用中遭遇了“踩坑”經曆。還有人指出,一些數字主播雖然在人臉建模和口型匹配上趨於逼真,但長時間觀看后仍能感受到“機械感”,真實感難以持續。
而回歸現實,此次羅永浩數字人直播之所以能夠迅速走紅,歸根結底還是依賴於其個人IP的影響力。對於普通商家而言,難以復制這種流量和信任背書。當前的數字人技朮,更多是為具備專業釆銷團隊和運營資源的平台型玩家服務。
盡管如此,行業仍對虛擬主播的發展保持樂觀態度。有業內人士透露,下一位數字人分身已在籌備之中,未來技朮將進一步迭代,支持多語種、多時區直播,有望拓展至海外市場,開啟虛擬人內容創作與商業化的新篇章。
數字人不只是技朮疊代的產物,更是人類表達方式與商業邊界的重新定義。從“羅永浩數字人”的橫空出世,到AI驅動下的一場場虛擬帶貨直播,技朮與內容的融合正逐步重搆我們與信息、與品牌乃至與彼此的連接方式。它提醒我們,一個新時代正在開啟,一個人類與數字智能共創共生的未來正在快速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