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三大因素推動科技股領漲、地緣政治緩和與油價回落提振市場、年底降息預期增強信心,科技與成長股持續成為投資焦點。
上週,股市再度刷新歷史高點,標普500指數與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自年初以來雙雙上漲約5%。
此次市場上行的背後,主要受到三項關鍵因素的推動:地緣政治緊張情勢有所緩和,帶動油價回落、聯準會持續釋放可能啟動降息的訊號,儘管節奏預期將相對緩慢、大型科技股出現強勁反彈,重新激發投資信心。
儘管當前市場動能仍強,投資者接下來仍需密切關注數項潛在變數,包括關稅與貿易政策的發展、美國稅制改革的討論進展,以及未來一季經濟數據可能出現的疲弱跡象。預期這些因素可能為市場帶來更高波動,但整體而言,專家們認為股市基本面仍穩健,若出現短期回檔,反而可能為長線投資者創造進場機會。
三大因素推動科技股領漲
隨著暑假的到來,市場氣氛也變得相對輕鬆。過去一週,美股展現強勁動能,迎來一波夏季反彈,標普500指數與納斯達克指數雙雙刷新歷史新高。事實上,自4月8日觸及階段性低點以來,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約24%,而納斯達克指數則在科技股領漲下大漲約33%。

來自於地緣政治風險的緩解與油價的回落 -
6月21日至22日的週末,美國針對伊朗三處核濃縮設施發動空襲,地緣局勢一度升溫,延續自6月13日以色列與伊朗爆發的緊張對峙。然而,隨後的情勢明顯降溫。儘管伊朗對美國位於卡達的基地展開報復性攻擊,但未造成人員傷亡或設施毀損,且至今未針對石油設施或霍爾木茲海峽採取行動。該海峽是全球約五分之一石油運輸的要道,一旦受阻將對能源供應構成巨大衝擊。
隨著市場對供應中斷的疑慮緩解,油價快速回落。美國WTI原油價格6月一度上漲逾20%,攀升至每桶75美元,但在過去一週大跌約13%,回落至65美元左右。能源價格的下降對消費者而言是一大利多,尤其在夏季駕車旺季來臨之際,更有助於壓抑通膨,緩解聯準會升息壓力。整體而言,地緣風險的降溫與能源成本的回落,共同推動了近幾日股市的積極走勢。

年底降息預期仍在推動市場情緒 -
股市近期上漲的另一個動力來自於市場對年底前降息的期待。聯準會在6月17日至18日的會議上公布最新的點陣圖,預示2025年可能進行兩次降息。該圖同時顯示,2026年與2027年降息趨勢將延續,長期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維持在3.0%,明顯低於目前4.25%至4.5%的水準。
儘管聯準會強調預測本身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特別是在關稅上調可能對通膨帶來短期壓力的背景下,專家們仍認為其政策方向傾向於逐步調降短期利率。
近期經濟數據也為這一預期提供了支撐。正如前文所述,近期能源與石油價格顯著下滑,有助於整體通膨壓力的舒緩。至今,多項通膨指標表現穩健,部分甚至低於市場預期。上週公布的5月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膨數據顯示,整體PCE年增率為2.3%,與預期一致。此外,核心PCE年增率為2.7%,雖略高於預期,但仍屬可控範圍,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聯準會今年降息的信心。

近期的消費數據亦開始顯露疲弱跡象。5月零售銷售表現低於市場預期,而上週公布的5月個人支出數據甚至出現負增長,顯示消費者支出在近幾週可能出現放緩趨勢。
整體而言,通膨持續受控與消費放緩的跡象,使專家們認為聯準會降息的可能性進一步提升。儘管近期關於貿易與關稅的消息較為溫和,包括美中之間傳出已達成貿易框架的傳聞,但不確定性仍存,對消費情緒構成潛在壓力。此外,美國政府上週宣布,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即將收官,消息公布後市場反應略顯疲弱,亦凸顯貿易議題仍具敏感性。
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聯準會觀察/FedWatch工具,目前市場普遍預期2025年將降息兩至三次。同時,美國公債殖利率全面走低,兩年期與十年期殖利率皆遠低於年初高點。利率走低有助於減輕消費者與企業的融資壓力,進一步支撐市場信心與股市表現。

科技板塊繼續領漲 -
夏季股市上漲的第三個驅動力或許是科技股和成長股的復甦動能。事實上,儘管標普500指數自4月8日低點以來上漲了約24%,但科技、通訊服務和非必需消費品等成長型板塊的漲幅在某些情況下遠超這一水平。

有專家觀察到,大型科技股在第一季財報表現亮眼。這些企業不僅再次強調在人工智能AI與基礎建設方面的大規模資本支出,即使面對中國關稅不確定性與限制,其營收與獲利仍普遍優於市場預期。此外,科技與成長類股在4月因關稅消息而遭遇拋售,當市場氣氛逐步回穩時,這些板塊自然成為資金重新回流的焦點。
總體來看,專家們對科技與人工智能產業的未來仍抱持樂觀態度,預期其營收與獲利成長將維持強勁,因此建議投資人繼續在這些領域維持中性或標準配置。不過,鑒於近期漲勢迅速,科技股估值已再次走高,未來上漲動能可能趨緩。為分散風險並提升組合表現,建議可適度增持醫療保健與金融等產業。這些領域目前估值相對具吸引力,若未來12個月經濟活動與企業獲利加速回升,這些板塊具備補漲潛力。
市場展望與資產配置建議
整體而言,市場近期投資氛圍活躍,短期走勢對投資人相對有利。然而,專家們也意識到,股市不可能持續單邊上漲,未來仍存在一些潛在觸發因素,可能帶來短暫的波動與調整壓力。這些風險包括稅制與貿易談判的進展、美國稅改法案的立法進程,以及關稅上調可能對經濟成長前景造成的影響。
本週稍晚,股市漲勢已有所降溫,部分原因是美國政府宣布終止與加拿大就數位服務稅進行的貿易談判。未來幾週,這項談判及其他類似協商可能持續帶來不確定性,引發市場波動。
儘管如此,專家們仍然認為,投資人可以將市場震盪視為調整與佈局的契機。例如,透過資產配置調整、投資組合再平衡,或逢低加碼具長期潛力的優質資產。具體而言,建議適度增持美國的大型與中型企業股票,並平衡佈局成長型與價值型股票。同時,國際股票仍值得納入投資組合,儘管配置比重略低於美股。
而在債券方面,持續看好美國公債及投資等級公司債中的7至10年期債券,特別是在預期聯準會未來仍有空間逐步下調利率的背景下,這類資產具備相對吸引力。夏季不僅是放鬆與充電的時節,也是一個重新檢視投資策略的良機,有助於確保您朝著長期財務目標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