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作為一個非營利機構,智源效仿OpenAI,是一家獨立於政府、商業和高校之外的新型科研機構——2018年,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創始人之一、剛從金山CEO的位置上退休的張宏江主導了這一切。
衛詩婕 | 商業漫談 Jane's Talk | 播客Podcast | 國語 | 2025年6月30號
智源要跟世界顶尖的学术研究机构掰掰手腕?
創新該以何種方式規劃?三年前,我曾經寫下一個中國式嘗試──2023年,在中國大模型正如火如荼的時候,我曾專訪過智源研究院創始理事長、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張宏江博士。
作為一個非營利機構,智源效仿OpenAI,是一家獨立於政府、商業和高校之外的新型科研機構——2018年,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創始人之一、剛從金山CEO 的位置上退休的張宏江主導了這一切。
在宏江博士看來,真正的科研創新需要讓年輕學者在最有熱忱和動力的年齡展開真正高效的學術研究——做最前沿的、敢於失敗的、但值得長期投入的技術探索方向。所以,當年的智源,就堅定地喊出了,要給年輕人舞台。
2020年,智源最早啟動大語言模型「悟道」系列,為此調度大量資源,並大膽地啟用年輕人。後來,大模型創業潮裡的靈魂人物:唐傑、楊植麟、劉知遠、黃民烈等,都曾是「悟道」計畫中出現的身影。
智源研究院,也被稱為,中國大模型的黃埔軍校。
距離那次採訪已經三年過去。智源研究院經歷了從大語言模型、到原生多模態世界模型的研究路線演化。而這家年輕的機構,也迎來了第一位85後院長──也就是本集嘉賓,王仲遠博士。
(2025北京智源大會,智源研究院院長王仲遠做進展報告。)
2018年,33歲的王仲遠曾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為“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的“遠見者”,理由是,他曾在知識圖譜和NLP領域解決多項挑戰性問題。是AI 領域傑出的青年科學家代表。
過去近20 年,仲遠先後經歷微軟、Facebook、美團、快手這四家大廠,長期從事AI 相關研究和產業化。他的到來,也為這所年輕的研究院帶來了全新的視野和氛圍。在今年六月初的智源大會上,智源空前地邀請到四位圖靈獎得主,並發布「悟界」系列模型,其中,多個重要專案負責人都在30歲上下。
我們的對話,就發生在智源大會後一週。在這期節目中,你將會聽到:
為什麼AI 是年輕人的事業?具身智能是未來嗎?
什麼是世界模型?它會在通往AGI 的路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以及,為什麼要讓模型理解文字以外的客觀世界,是更令人興奮的未來?
本嘉賓:
王仲遠(智源研究院院長,前快手副總裁,早年曾任職於微軟、Facebook、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