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在高通脹與消費結搆劇變的雙重壓力下,迪卡儂宣布關閉大多倫多地區全部門店,凸顯全球零售巨頭也難以回避加拿大市場結搆性調整的挑戰。
在全球通脹持續高企、電商滲透加速以及消費者行為迅速變化的背景下,零售業正面臨一場深刻的結搆性重塑。尤其在加拿大這一地廣人稀、運營成本高昂的市場環境中,連鎖品牌必須不斷調整布局,以應對門店效益下降與經營壓力上升的雙重挑戰。
近日,全球知名運動用品零售商迪卡儂/Decathlon表示,最快下月將關閉加拿大多倫多GTA所有5家門店。這讓人不禁感嘆:即便是像迪卡儂這樣在全球擁有龐大體系與成本優勢的零售巨頭,也不得不重新審視其實體擴張的可持續性,并作出戰略性的決定。
今夏關閉大多倫多地區5家門店
迪卡儂宣布,將於今夏關閉其在大多倫多地區的全部5家門店,涉及地點包括賓頓、伯靈頓、萬錦、士嘉堡及旺市等多個華人常聚商圈。目前上述門店仍正常營業,員工透露,最早將在7月31日停業,確切日期仍待總部通知。門店員工強調,此舉并非因公司破產或財務重組所致,也未必會伴隨大規模清倉促銷活動,因為線上商店仍將照常運營。
迪卡儂加拿大首席運營官杰羅姆·莫里斯Jérôme Morice對此表示,“我們正積極調整零售戰略,以提升服務靈活性,更好地滿足加拿大各地運動愛好者的需求。我們的使命是讓所有人更易獲得優質的運動產品,這意味着必須不斷評估和優化我們的零售模式。”
盡管大多地區門店將陸續關閉,迪卡儂在加拿大的其余15家門店將照常營運,其中距離多倫多最近的是位於渥太華的分店。同時,公司也在積極評估未來以更小規模、更高效的實體店形式重新回歸GTA市場的可能性,并計划通過“同日配送”等電商服務增強客戶體驗。
自2018年進入加拿大市場以來,迪卡儂不斷拓展其零售網絡,與加拿大輪胎公司及其旗下Sport Chek等本土品牌展開激烈競爭。盡管面臨市場格局的變化,公司仍將堅持“高性價比、高品質”的品牌定位,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運動裝備。
對於此次門店調整所帶來的員工影響,迪卡儂表示,將為相關員工提供內部轉崗機會,并支持其申請公司其他門店的職位,以盡可能減輕人力資源波動所帶來的影響。
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平台上得知消息后表示震驚與惋惜,有網友形容迪卡儂是“體育用品界的宜家/IKEA”,認為其產品質量優良且價格合理,關閉消息“令人惋惜”。盡管如此,此次戰略調整被視為迪卡儂在快速變化的零售環境中,為確保持續競爭力所釆取的重要步驟。
從實體擴張到輕資產轉型的零售轉型
迪卡儂於2018年正式進軍加拿大市場,在魁北克省布羅薩德/Brossard開設首家門市,打響進入北美的第一步。作為全球最大運動用品零售商之一,迪卡儂秉持高性價比與一站式購物體驗的策略,迅速贏得一批熱愛運動、注重功能與價格平衡的本地消費者青睞。憑藉簡潔明快的門市設計、直觀的產品分類與大量自有品牌,迪卡儂為加拿大運動零售市場注入新競爭活力。
隨著業務穩步擴張,迪卡儂逐步將據點拓展至ON、BC與AB省,並與本地老牌零售商如Canadian Tire、SportChek等展開正面競爭。其價格策略在入門至中階市場尤其具吸引力,也促使其他競爭者必須在定價與產品結構上作出調整。然而,在通脹壓力高企、運營成本攀升的背景下,即便如迪卡儂這樣具備全球採購與規模經濟優勢的企業,也開始重新審視其本地布局策略。
事實上,加拿大零售市場近年持續面臨結構性挑戰。隨着經濟大環境的劇烈變化,不少零售商已進入艱難運營的局面。
近日,作為加拿大百年老品牌的Hudson’s Bay,也最終面臨破產清算的結局。此外,The Body Shop於2023年申請破產保護,關閉在加拿大的33家店、高端百貨Nordstrom更在同年完全退出加拿大市場。此一趨勢也波及中低端品牌,Bed Bath&Beyond與Mastermind Toys因營運壓力無法為繼,而Old Navy、Foot Locker與H&M則選擇精簡門市結構,聚焦於高坪效地段與網路銷售整合。
此外,加拿大統計局於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制造業在2024年4月萎縮1.9%,為自2021年4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同時,加拿大實際GDP下滑0.1%,低於此前預期,而5月初步數據也預示將再度下降0.1%。
這份報告被認為是加拿大經濟過去四年來的最疲軟表現之一,不僅令經濟學家大幅下調全年增長預期,也加劇了市場對加拿大央行7月降息的預期。經濟學家對此指出,“此前加拿大在面對美國加徵關稅與貿易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仍表現出一定韌性。但從最新數據來看,這種韌性正在迅速減弱。”。
在此背景下,迪卡儂的撤店行動並非孤立現象,而是品牌轉向“輕資產、高靈活度”經營模式的典型表現。品牌已表示未來將探索以小型門市、城市快閃店、批發合作甚至純線上零售為主的混合策略,同時透過倉儲物流優化、當日配送等方式補強客戶體驗,力圖在不增加租金負擔的前提下維持市場滲透率。
加拿大零售業正處於結構轉型的十字路口。從實體向線上轉型、從傳統百貨到專業垂直品牌、從密集門市到精選據點的策略轉變,都在重塑零售業版圖。迪卡儂的調整正反映出企業在應對通脹、租金壓力、人口結構與消費習慣變化等多重因素下的靈活應對,也預示著未來零售業將更注重技術整合與體驗創新。
在這場金融與技朮融合的新革命中,代幣化不僅是投資形式的革新,更是一種關於“誰能參與未來”的制度重搆。當資產的門檻由厚重的股權協議變為一串可驗證的鏈上代碼,我們見證的是權力下沉、資源重分配與參與權的廣泛釋放。這不僅關乎 SpaceX 或特定代幣的命運,更是對長期以來由資本設限的游戲規則的挑戰。未來的金融世界,不再只是資本雄厚者的獨角戲,而是一場由代碼、信任與共識驅動的開放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