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拿大汽車行業面臨的挑戰不僅是關稅政策的波動,更是如何在高度一體化的國際供應鏈中找到適應與突破的平衡。為了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尋找多元化的全球市場機會,打破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已成為加拿大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引發多個領域的變革,塑造了新的商業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會結構。我們一起,從科技創新中洞察社會轉型和升級的機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創新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以獨特、前瞻的科技視角,洞察科技時代下涌現的“創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朮塑造我們的未來,為大眾捕捉科技商業先機,探索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在全球化經濟背景下,國際貿易關系日益緊密,而關稅政策的變化常常帶來不小的沖擊。尤其是在跨國供應鏈中占據重要地位的產業,如汽車制造業,更容易受到這些政策波動的影響。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威脅對進入美國的加拿大產品徵收關稅,并計划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這引發了加拿大汽車行業的恐慌。
有專家專家警告稱,這可能會導致停工和供應鏈中斷。但也有專家表示,在加拿大生產汽車以滿足加拿大市場的需求并不是解決辦法。相反,加拿大可以將目光投向“南北”走廊之外。加拿大可以生產自己的汽車嗎?這一問題引起了大眾的思考。
特朗普的美國25%關稅政策,沖擊加拿大汽車行業
2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自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當天,加拿大回應稱,將對價值1550億加元的美國產品加徵25%的報復性關稅。隨后,雙方達成一致,同意將關稅措施至少推遲30天實施。
但就在前几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國將對進口汽車徵收25%左右的關稅,他將於4月2日正式宣布這一關稅措施。
相比於靈活應對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加拿大汽車行業尤其在配件加工和整車組裝方面,難以短時間內脫離美國市場
加拿大與美國在汽車供應鏈上長期保持緊密聯系。加拿大汽車行業高度依賴美國市場,通常情況下,加拿大約有80%的汽車零部件和整車銷售額來自對美國的出口。根據加拿大汽車制造商協會的數據,2023年加拿大共組裝了超過150萬輛汽車,其中大部分銷往美國。此外,許多在美國銷售的美國品牌汽車,如雪佛蘭、克萊斯勒和道奇,都是在加拿大組裝的。
加拿大汽車制造商協會/CVMA的發言人表示,加拿大有強大的制造業,并且有五家全球知名的汽車制造商。他指出,“但整個行業的運作依賴於南北一體化的設計。如果我們進入一個高度保護的國內市場時代,這將是極其低效的,成本非常高,因為加拿大市場相對較小。”
加拿大每年購買的汽車不到200萬輛,數量大致與國內組裝的汽車數量相當,但大部分組裝車銷往美國市場。
該協會警告稱,“美方宣布的關稅措施將直接影響北美高度一體化的汽車供應鏈。加徵汽車和零部件關稅將減少北美汽車產量,推高汽車價格,并可能導致北美制造業工人失業。”
特朗普曾公開表達對這些出口的厭惡,表示寧願在底特律生產汽車。自1月20日上任以來,特朗普已三次威脅徵收影響北美汽車產業的關稅。他最初承諾對所有加拿大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能源徵收10%的關稅,但在加拿大努力解決美國對邊境安全的擔憂時,這些關稅措施暫時推遲了30天。
但近期卻變成,如果“美國與加拿大未能達成協議”,他將對加拿大制造的汽車徵收最高達100%的關稅。當天,他還宣布將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這項措施將於3月12日生效。
過去60年來,由於一系列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汽車行業已經高度一體化,汽車零部件在最終組裝之前需要多次跨越加美邊境。有專家指出,關稅政策將阻礙加拿大和美國之間零部件的自由流動,可能導致跨境供應鏈中斷,進而造成工作停滯。
加拿大汽車單獨生產不可行,全球市場成關鍵
盡管在加拿大為本國市場生產汽車在表面上看似可行,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這并非一個現實的選擇。
有曾參與過一個旨在設計加拿大自主品牌汽車的團隊,對此強調,團隊未能獲得行業的廣泛支持。“這一搆想從一開始就遭遇了行業的強烈反對。當我們與業內人士討論時,他們几乎沒有例外地拒絕了這個想法。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且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財務壓力。”
加拿大制造商和出口商協會總裁也對此指出,澳大利亞曾嘗試過類似的做法,但最終失敗
澳大利亞曾依靠關稅保護建立本土汽車制造商,然而,由於市場和規模的限制,最終不得不放棄該計划,“澳大利亞的汽車產業最終未能持續運作,因為它無法與全球市場競爭。”他補充道,盡管美國曾在加拿大設立分廠來生產面向加拿大市場的汽車產品,但隨着技朮進步,制造商之間的整合使得從零開始創建一家公司變得几乎不可能。
他進一步強調,現實情況是,加拿大作為一個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主要依賴如麥格納國際等大型零部件制造商為全球市場提供產品,而單純為了加拿大市場獨立生產汽車顯得不切實際。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特朗普政府實施25%的關稅,將導致美國新車的價格上漲至少6500美元,這對加拿大汽車產業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沖擊。
加拿大在汽車零部件制造和整車組裝方面,雖然有着強勁的產業基礎。但專家們普遍認為,由於北美汽車供應鏈的高度整合,單獨在加拿大生產汽車并不具備現實可行性。專家們建議,加拿大應當着眼於全球市場,積極拓展與亞洲和歐洲的自由貿易協定所帶來的機會,打破國內貿易壁壘,以求減少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
另一方面,加拿大在鋁的生產上對美國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約90%的鋁供應來自加拿大魁北克省,且目前美國尚無合適的替代來源。美國無法輕易取代加拿大的鋁源,尤其是考慮到美國的電力供應不足以支持大規模的鋁生產,這將使美國汽車工業面臨嚴峻挑戰。有專家表示,“美國要替代魁北克的鋁來源,需要建設至少六座核電站,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全球經濟環境中,貿易政策的調整不僅挑戰了各國之間的經濟關系,更讓產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面臨嚴峻考驗。加拿大汽車產業的困境恰恰暴露了單一依賴某一市場的風險。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面對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和貿易摩擦,唯有通過拓寬全球市場合作,尋求更加多元化的戰略路徑,才能真正保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加拿大的未來,或許不在於單純重建自給自足的本土生產體系,而是在於如何更加靈活應對國際市場的挑戰,推動與更多國家的深度合作,從而在全球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投資不僅僅是為了創造財富,更是一種洞察宏觀經濟的態度,見證社會演變與科技發展。我們一起,從大變局中看清發展趨勢,希望從不確定中找到確定。
狂呼金融研究所聚焦於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金融與經濟對當今世界日益凸顯的影響。以全面、理性的投資視角,洞察分析每一個趨勢與機會,為廣大投資者創造更高質量、更獨特的金融投資觀點。
狂呼,比一部分人更快、更准地看清市場,讓大眾洞察金融經濟的核心。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